【七等分的未来】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张婕妤驰语建成,乃召元吉谋,曰:“请勒宫甲,托疾不朝。“建成曰:“善,然不共入朝,事何繇知?”迟明,乘马至玄武门,秦王先至,以勇士九人自卫。时帝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入。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遽反走,秦王随呼之,元吉引弓欲射,不能彀者三。秦王射建成即死,元吉中矢走,敬德追杀之。
如果李世民真的要改史,何必要让史书记录下自己的罪状?杀害手足兄弟?并且斩草除根连侄儿也不放过,这些事情都明明白白地记录在史书之中。
亦或说,李世民因为得位不正篡改唐初国史,已经是学界的共识,你比陈寅恪、黄永年、李树桐这些前辈学者还NB?欧阳修、宋祈这些宋人掌握得史料丰富,他们对唐初历史的认知就比今人深入?合着我们的现代史学这一百多年都白发展了,陈寅恪、黄永年这些人都是在招摇撞骗呢?后人不断利用人的资料和成果,不断地解决过去悬而未决的问题,发现前人所未发现的问题,所以才有学术上的进步,你懂吗?
总之这些人的观点就是,李世民改史是史学界的共识。就这一句话就足以显示出他的无知,因为这从来不是共识。
还举起了陈寅恪、黄永年、李树桐这些民国的史家前辈的观点来反驳,这更可笑了。
且不说这三位前辈的造诣能不能比得上欧阳修等人,就说这些人的观点:因为这三位前辈说李世民改史了,所以李世民就改史了。
迷信专家简直贻笑大方。他还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如果这些大师都是错的,合着我们的现代史学这一百多年都白发展了?
那几位前辈的确是国史大家,但是请想清楚他们的年代,他们出生在上个世纪最动荡的年代,山河破碎,历史资料非常匮乏,肯定没有宋时国家组织修史时的资料多,观点有所偏颇很正常,但是被人迷信实在好笑。
“后人不断利用人的资料和成果,不断地解决过去悬而未决的问题,发现前人所未发现的问题,所以才有学术上的进步。”
这句话本身很对,我们现在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史学资料俯身可拾,所以研究之后,对于一百年前的史学大家们的一些错误的观点,也可以进行补充和适当的批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