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十二章 臣有上中下三策(2/4)

  【寒门宰相】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陕西四路军事地图一定要沙盘才能看,地图上直接不足一里的两个点,但需要绕过一条河谷走几十里才能到达。

  所以整个陕西与西夏的态势就是一横数纵的态势,这个横就是横山,纵就是被河谷山脉分割的各个经略使路。

  一旦西夏出兵,各经略使路只能各自应战,其中以鄜延路压力最大,也是宋军重兵设防的地区。

  所以宋军长期以来的思路,就是夺取横山,使纵向各个经略使路贯连起来,避免被西夏各个击破,如此进可攻退可守,西夏也就不足以患了。

  章越说到这里分析的差不多。

  章越对天子道:“陛下,臣以为如今攻夏有上中下三策!”

  古代谋臣都喜欢献上中下三策,史书如此记载二十九处。

  为什么谋臣都喜欢献三策呢?

  网络有段子是这么说的,上策是推荐配置,中策是最低配置,下策如果你一定要这么干,这里有个风险免责协议,你先签一下。

  而历史告诉我们纳谏者常常都不会选上策,大多选下策,也就是‘无视风险,继续安装’(你懂的)。

  当然官家不可不知道什么是上中下三策,庞统为刘备谋西川,司马懿料公孙渊,李密谏杨玄感,都是这般三策。

  这时候官家道:“以卿所见,朕命五路经略使各出一路攻夏,使西夏首尾不能相顾,卿以为如何?”

  章越面对官家直接道:“陛下,此乃下下之策!”

  兵法上为何都要讲分进合击,而不是一路平推,以避免‘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窘境。

  很简单的道理,分进合击的后勤补给压力是最小的。

  五十万大军一路出和五个十万大军五路出,前者的后勤补给压力是后者的数倍,而且呈几何增长。

  历史上五路伐夏便是如此梭哈,五路全是主攻一起上。

  章越直接否定了官家历史上的决策,此乃下下之策,连下策都不在考虑之内。

  官家闻言满脸窘迫,最后道:“诸执政中唯卿对军略最熟,还请卿言无不尽!”

  章越道:“臣之上策,乃出熙河,联络青唐,兰州回鹘,夺取兰州,凉州后,截取西人贸易,以利我之市易。”

  “此举拊西人之后背,困绝其经济,不出数年西贼国内必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