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有功不居的文彦博(4/4)

  【寒门宰相】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天家无情,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官家心道,你在洛阳待着也挺好,不在朕身边呱噪,省得闹心。

  不过既然来都来了,让人家现在回去也不好,只能先见了。

  官家免去文彦博参拜之礼,赐座之后。

  官家询其国家大事,文彦博一一对答如流,思维敏锐依旧如同当年。

  官家笑道:“太师年虽八十,但口齿清晰,其综理庶务,虽精练少年也是不如。”

  文彦博谨慎答道:“国家当隆盛之时,其大臣必有耆艾之福,臣皆拜盛世所赐。“

  顿了顿官家进入正题道:“至和三年时,仁庙临朝时,突然发病,被搀扶入宫中。当时宫中多乱,全靠太师稳住局面。”

  “先帝在世时,多次与朕言,他被立为皇子,继承大统,乃出自太师襄助。”

  文彦博正色道:“陛下误会了,先帝承继帝统,是出自仁庙之意,也是太皇太后(曹皇后)的襄赞之功,臣不敢居功。”

  “至于先帝被立为皇子以及继统之时,臣不在朝廷,乃韩琦等大臣们据仁庙之意受命行事,照制度办事。臣更没有什么功劳。”

  官家听了文彦博之言愣了片刻,寻即道:“虽说是天命所在,但亦靠人谋。太师首议建储,遂绝口不言,可知太师品性深厚,从不宣扬自己的善德,阴德如丙吉,真是定策的大臣,乃朝廷之柱石。”

  文彦博道:“陛下,像周勃、霍光等,才是定策的臣子。自至和年间以来,朝廷内外议立太子者甚众。臣虽有建议,但未实行。最后是韩琦将大事办成,但韩琦也是依托于朝廷典章制度。”

  官家听了文彦博两语道:“依太师所言,就不该有什么定策之臣吗?”

  文彦博道:“我等做臣子的,都只受陛下之命而行事。”

  官家沉默不语。

  文彦博道:“老臣从洛阳西来,闻陛下从宰相之议定建储之事,臣甚欣慰,早定制度,以祖宗家法垂范后人,天下臣民都是翘首以盼!”

  官家暗暗叹息,脸上神情颇为苦涩:“卿的忠言,朕明白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