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掌 手持利刃杀心自起(2/3)

  【诸天福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陈英自然不会如此苛刻,一些官场已经惯例的灰色收入他懒得理睬,可一旦向平民百姓下手,就绝对不会容忍。

  另外,陈英当政期间对于官员的要求极高,甚至直接以内阁名义,细分各种官员的行事规范,凡是不守规矩的全都没好下场。

  他说得很不客气,大明朝到了这时候,想当官有资格当官的人太多了,干不好自然有人顶上。

  陈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当政期间不管是朝堂官员还是地方官员,被拿掉乌纱帽的可不在少数。

  说得更确切一些,每个十五年左右,几乎整个朝堂和地方官场,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官员被拿下。

  可以说,在其当政期间,真真是官不聊生。

  但偏偏,那些新近进士,以及坐了多年冷板凳,等候安排的后补官员,却是陈英的坚定支持者。

  陈英当政三十八年,原先的朝堂官员几乎被他换了个遍。

  地方上的官员,也没落到好,几乎每年都有官员倒霉。

  倒不都是丢官罢职,很多都是因为怠政懒政,直接被送去坐冷板凳。

  总之,在陈英当政期间,算得上整个大明王朝,最清明的一段时间。

  主要是,从底层到上层的上升通道十分流畅,机会多得是。

  根本就没有哪个家族能搞权力垄断,就算是势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也顶不住陈英这位内阁首辅的雷霆手段。

  眼下的朝堂群臣,可都是亲身经历过官不聊生的陈英时代。

  不要说眼下只是地方上的士绅豪强做得太过,结果逼起民反,把自己和家族搭了进去。

  就算真的出现民变,他们也不可能让已经告老还乡的陈英,重新返回朝堂啊。

  可没有六扇门配合,朝堂对于突然出现的状况,也感觉很是头疼。

  锦衣卫和东西两厂倒是有些高手,可他们的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京城,维持皇帝的地位。

  他们也是知晓武道大兴之事,一个不好就可能得罪关中武者群体,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再说了,武道一脉的高手实在太多,真要是将先天武者都吸引出来,他们就得麻爪了。

  至于各地武者犯的事,按照本心而论,他们根本就不想插手,真以为那帮子被杀的士绅和地主豪强,是什么好东西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