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科学会之说明(2)(2/3)

  【十恶临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千年之后,娘子关建了一座发电厂,周围盖了电厂职工居民楼。电厂离周边的县城都很远,长夜漫漫,无法消遣。于是电厂的一位干部就坐在窗前,仰头望星空,低头写小说,打发时光。

  这个人,就是后来写出《三体》和《流浪地球》的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

  总之,柴哲威是驸马之子,是皇室嫡系,他比从瓦岗军转投唐军的郭孝恪底气足多了,起码在往朝廷要资源这件事上,他是要兵有兵,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再往下看,其实呼犍谷城中杀戮并非没有上报的信息。

  【贞观二十二年春,有商队从伊州去大小勃律。商队离开莎车国向西,中途遇到大风沙,“遮天蔽日,不知西东”。队里的向导提出,“由此径北,有国曰西夜,有城曰呼犍谷,原为商道大邑,后县(悬)于大漠,闭门锁户,不复再出。今进不得,退不能,何不北向入城,暂避风沙。”

  商人和随扈接受向导建议,他们开始躲着风沙,迤逦北行,第二天午后时分,风沙减弱,他们隐隐约约望见前方有一座城市。

  “黄沙迷乱,如浮城也。城中有巨像矗立,如大浮屠,止至腰胯,双腿翕然。”】

  ……

  我继续读下去,当时风沙已经减弱,商队又急着赶路,所以他们商议,决定暂不入城,而是掉头向南,原路返回,继续自己的行程。

  可见当时的西夜国呼犍谷城,已经开始举国之力,在建造那尊巨大的神像了。

  这支商队当时不仅是做生意,而且唐朝恢复对西域的统治后,他们还肩负着从东往西,打通前往大小勃律商道的使命。所以他们将沿途的见闻都记载了下来,报送给安西都护和伊州总管,在昭怙厘文书中留下了倒数第三篇关于西夜国的文件。

  至于倒数第二篇,则是一封来自于阗国的诉状。在状文里,于阗国王子尉迟乙抗描述了自己带商队西行,因躲避风沙误入西夜国都城呼犍谷,差点儿被抓住吃掉的事情。

  尉迟乙抗拼死逃出,他已经吓得心肝俱裂,只能一路向东,逃回于阗。他将此事禀告父王,国王大惊,急忙让信使快马加鞭,给大都护柴哲威递上一封诉状。

  在诉状中,于阗国王用骇人的笔触描述了西夜国的种种恶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