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夜未央】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为什么?”公孙遗不解。
张安世看了霍光一眼,见他不说话,但没有解释,只是道:“并非只有此一策,长史见谅,我不能同意此策!”
以张安世九卿次席的身份,如此委婉也可算退让了,公孙遗也不好坚持,见霍光与杜延年仍旧不语,他便道:“的确并非只有此策……然而其它方法,难免有漏网之鱼……”
—的确如此。
张安世很清楚,正是因为这一点,霍光与杜延年才不表态的。
犹豫了一下,张安世仍然摇头:“虽然有一些不好明言的原因,但是,在庆典发难……变数太大……毕竟,至尊在场……”
刘弗陵本身就是最大的变数。
他是天子,一言定乾坤,如今天下民心仍属汉室,天子若是发话,莫说百官之中上官桀他们的党羽,便是期门、羽林以及光禄勋属下的郎官,也未必不会倒戈相向。
毕竟,天子方是正统所在。
公孙遗不由一惊,顿时心悦诚服地低头:“是臣思虑不周。”
霍光也点头:“子孺的确心思细密。”
张安世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话,倒是杜延年听了张安世的话之后,皱眉沉吟了许久才开口:“若是考虑陛下的立场……臣不得不担心,燕王与左将军手上是否会有陛下的某些……信物……”
“密诏?”公孙遗脱口而出,张安世再次翻了一个白眼,无奈地摇头,很轻声地说了一个人:“魏其侯。”
大汉诏书素来一式两封,一份授出,一份留存,若尚书台无存,诏书即为假,立定矫诏之罪。
魏其侯仍是窦氏宗亲,与武帝之舅武安侯相争,获罪系囚于都司空狱,其侄呈先帝遗诏,却因尚书在宫中找不到所存诏书,而被定为矫诏,弃市渭城。
有此例在前,密诏的风险显而易见,上官桀等人不会为了与霍光争权冒那么大的风险。如果不是密诏,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张安世的提醒让公孙遗稍稍安心,然而,杜延年并不认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