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途】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朝中的厌战情绪也是异常强烈,侍郎周思敬上疏,提出朝鲜之役“劳敝中国”,倡不救朝鲜之说,很多大臣都附和这一观点,纷纷反对东征。
当然,也有不少支持抗倭援朝的,像御史周孔教针对周思敬的上疏提出“盖朝鲜与辽东接壤,乃我卧榻之侧也”,“若关系国之存亡安危,不得言费”之言,这也是切合了石星的观点,让朱翊钧总算是有些安慰,至少这次不像国本之争,他并不算太孤立
至此,朱翊钧倒是对石星的好感度大增,心中对他由之前“这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实干官员”,转变为“这老臣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不仅实干,而且还是很有长远眼光的能吏”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朱翊钧最终拍板,对于和谈失败的责任和处罚有了结果。
作为和谈的发起人和主张者,兵部尚书石星被罢免了尚书的职务,罚俸一年但因众人皆知他大闹“内阁”的事情,知道了他之所以主张和谈,是想下一盘大棋,所以对于朱翊钧下旨让石星暂时梳理兵部的后续旨意,也就没有了太大的异议。
作为和谈的坚决主张者,内阁首辅赵志皋被免去了首辅之位,不过还是内阁大学士,另外罚俸一年朱翊钧并没有任命新的首辅人选,如此一来,内阁又一次进入了暂无首辅的状态。
作为和谈的坚决拥护者,内阁次辅张位也被罢去了次辅之位,保留内阁大学士,另罚俸一年天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朱翊钧不满内阁在立储的问题上与自己作对,进而略施小惩呢?
剩下的最后一个内阁大学士沈一贯也没有逃脱责罚,不过却轻了许多,只不过是罚俸半年了事。
剩下的当初主张和谈的各部尚书侍郎等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责罚,但大多数都是数额不等罚俸,对他们并无太大影响。
作为和谈的前方负责人、册封使团副使、游击将军沈惟敬,被朱翊钧下旨直接一捋到底,再次恢复布衣之身,并被关押于锦衣卫镇抚司,等候战争结束再做定论
作为和谈的前方负责人、册封使团正使杨方亨,也被一捋到底,罢免了所有的官职,不过却并没有牢狱之灾,只是被逐出了朝廷而已。
接下来不几天,朱翊钧以原内阁大学士陈于陛已故为由,终于提出了让内阁提名和九卿公推大臣入阁的事情。这下有希望的各部侍郎尚书们也顾不得争吵是否发兵朝鲜了,各自忙碌起来谁都知道,入了内阁,便比作为尚书侍郎什么的荣耀不少,所以只要有希望的,都动起了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