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府兵制度的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不用负担这些预备兵员的后勤保障,藏兵于民不外如是。
如果府兵和常备军一个待遇,他们的粮草也要朝廷来解决的话,再多的家底也不够用。
考虑到大唐如今的国力,李破觉着这一百多万人太多了。
常备军的话,保持在如今的四五十万人是有必要的,因为突厥这个大患依旧在北边活蹦乱跳,为了防备突厥人有所反复,必定要保持住强大的军力做为震慑。
折冲府的府兵则可以削减一些,三十万人是个比较合适的数字。
不要以为朝廷不用养活府兵就什么事都不用做了,各处折冲府每年拨付的钱粮对于国库来说虽说只是九牛一毛,可给府兵人家减税却是一个大项。
六十万的府兵,只按照如今最少的家庭人口规模来算,一家三口,那就是一百八十万人需要减税。
几乎是大唐如今人口数量的七分之一,再加上拥有大量田土的贵族人家,税赋比府兵还要轻一些。
这么算下来,几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国库的损失是一回事,近年来也很难看到那种需要招募府兵参战的战事,所以逐步缩减府兵规模是朝廷当前必须要做的事情之一。
元贞六年李破东巡洛阳的时候,派李秀宁大致上查探了一下关西以及河南设下的各个折冲府的情形。
在郑州李秀宁还杀了些人,主要是贪墨粮草,虚报府兵兵额等事,回来就跟李破说情况不太好,下面胡乱作为的人很多。
有一些人身上还有着不少的战功,一旦在地方任职,很容易便会肆意横行。
而折冲府又不归地方管辖,一些人就此当了土皇帝,地方官拿他们也没办法,兵部,卫府都在长安,离着也远,所以李秀宁认为设立折冲府多此一举,将来说不定还有隐患。
李破只同意一半,作为皇帝,看问题的角度肯定不是李秀宁这么看的。
之所以设下折冲府,一来是为了方便管理府兵,当年隋末战乱当中,府兵是各大义军的主力。
前隋的朝廷只想用府兵,却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致使府兵人家生活困苦,于是纷纷和义军合流,像窦建德等人,那就都是府兵人家出身。
前隋对府兵的管理也十分松散,平常剿匪,有县尉,郡尉领着府兵就给干了,战争来临的时候,什么行军总管,通守官,卫府大将军,对府兵都有管辖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