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9章大案(2/3)

  【北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接着便是官府对蛮族的管理政策,改变自秦汉以来,平安时对蛮族收取重税,激起蛮族反抗的时候便进行清剿的野蛮政策。

  对恭顺的蛮族部落进行一定的优待,派人去教授他们先进的生产方式,改变他们的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调和唐人和蛮族的矛盾。

  另外最为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大规模招收蛮族健勇者从军,开放大唐的官僚体系给蛮族有功之人。

  招收上来的蛮族军兵,在操练过后,派往南海驻扎,持续的加强大唐南海都护府的力量,对真腊,扶南等南海小国形成有效的威慑。

  这些其实还是沿袭了汉时的抚蛮政策。

  当年汉时的五溪蛮,长沙蛮,亭蛮等南蛮部族,如今大多融入到了中原社会当中,南方一些黄姓,刘姓,沙姓等大族就是他们的后裔。

  可以鼓励他们去到岭南为官,对蛮族部落进行引导,支持各处蛮寨去丛林里面进行探索,开辟商路,为大唐疆域的扩展做出贡献,另外给他们找点事做,别总想着当强盗,抢劫洗掠唐人的村落。

  大唐内部正在进入和平时期,蛮族虽然是不稳定因素,却也闹不起来了,同化蛮族则成为了大唐治蛮政策的主题。

  褚遂良的建议其实就是恩威并施,以兵势慑之,以仁德怀之,以信义示之,大唐元贞七年出台的治蛮之策就很好的体现出了这些要点。

  这也说明,在经过无数次谈论之后,褚遂良的建言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能够影响到朝廷大政,褚遂良终于在朝中站稳了脚跟,并有了不小的名气,和他一般的则是长安海事学院的马周。

  大唐元贞七年冬天,马周上疏朝中,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十一月,大理寺和督查寺的官员进驻长安书院,对长安书院从上到下进行了一番严格的审查。

  陆续查出来的积弊有十余条之多,可谓是触目惊心。

  尤其是长安书院的官员们,在今年竟然就定好了参加大唐元贞九年举试的名单,按照这个节奏下去,元贞十年的京试光京兆这边,就得让他们给包了场。

  如果没有马周的上疏,估计内定进士的事情他们未尝不能做一做。

  可以说随着长安书院的崛起,一些人的野心随之而来,以长安书院为根基,向朝廷持续的输送官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