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各斯之主】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在古典时代的希腊群贤之中,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两个:伊巴密浓达和色诺芬。尤其是伊巴密浓达,他是一个哲学学者,最终在因缘际会中成为了城邦实际的统治者,哲学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在色诺芬记载的伊巴密浓达事迹中,恰恰忽略了他的学者身份,而只将目光看向城邦关系与大军征伐的方面,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同样的,当色诺芬之子格里鲁死在曼蒂尼亚战场上的时候,他又该如何看待这场战争呢?在《希腊史》的最后一章中,色诺芬用了极其简短的几个字说明了雅典大军的死伤和伊巴密浓达的突然阵亡,没有任何评论。但毫无疑问,这场战役是希腊历史的转折点,或者说,古典希腊衰落的开始。
说回本书的正题吧。第二卷进行过程中,本书终于上架了,在此再次感谢一直支持和订阅的朋友们。第二卷的题目是《爱智者》,其引言是《形而上学》A卷的一句话:“研究最初原因和本原才可称之为智慧。”在“形而上学”这个名字出现之前,“智慧之学”往往就代表了这种研究最高原因的哲学。然而,在本书的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还是在“自然学”的阶段打转,并且准备将“自然学”引向具体的自然研究——论天,论灵魂,等等。
这一卷讲述了大约六年的故事,在这六年中,亚里士多德成功毕业,他结识了新的朋友,得到了更多老师的指导,也有了更广泛的知识积累。在下一卷,他将进入“毕业实习”的历练之中。随着学园生活的新阶段开始,那种简单、安逸的求学生涯也即将结束,世界的阴暗面即将向他展开。
除了学园的众位,这一卷描写的重点是以底比斯为核心的希腊城邦关系,以曼蒂尼亚之战为节点,将爱智者(智术师)的事业与城邦联系了起来。这样,第一卷的城邦与哲学家的关系进一步得到了扩展,不只是在一个城邦之中,而是多个城邦之间的爱智者将如何相处?他们将在城邦政务之中扮演什么样的身份?
从这个角度上讲,伊巴密浓达的死亡象征着“哲学家成为城邦统治者”这一理想在一重意义上的失败——哲学家放弃哲学,才能成为统治者,而不是让统治者成为哲学家。但同时,柏拉图还在追求着第二重理想,他希望“哲学王”不仅是王,而且要同时保持着爱智者的品性。他将展开自己生涯的再一次冒险,那将会有什么等待着他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