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脚挖不倒!(2/7)

  【我的科学时代】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放在国内,可谓首屈一指。

  转炉炼钢,这种已经淘汰的炼钢工艺,他可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世界上最早诞生的现代炼钢法便是转炉炼钢,1856年贝斯麦发明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可以生产大量钢铁,令钢铁从高贵的奢侈品转变为廉价消耗品,促进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过,这种贝斯麦转炉存在巨大缺陷,由于无法去除硫和磷,原料要求极其严格,必须是优质的低磷低硫铁矿石。

  问题来了,全欧洲哪儿去找大量的低硫低磷铁矿?

  不得已,人们只能继续追求新的炼钢法,不久之后,冶金学家托马斯发明碱性转炉,通过呈碱性的耐火砖炉衬和生石灰,使得整个冶炼过程在碱性环境下进行,铁矿石的磷与石灰石结合融入钢渣,解决铁矿石高磷问题,使得原料要求猛地下降一个程度,最终令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到达高潮,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主流的炼钢法。

  然而,托马斯碱性转炉仍旧存在致命问题,这种碱性转炉对生铁成分有严格要求,且不能大量使用废钢。

  是的,不能大量使用废钢。

  由此导致了市面上废钢越来越多,多到人们不得不重视且解决的程度,到了1888年,法国人马丁利用蓄热原理,创造碱性平炉。

  平炉炼钢对原料要求低,容量大,生产种类多,无论是生产工艺难度,还是生产成本,远远高于碱性转炉。

  平炉炼钢一经问世,迅速取代碱性转炉成为主流炼钢法。

  就目前而言,转炉炼钢的缺陷依旧没有解决,不能大量用废钢,转炉必须采用碱性炉,若不然就得使用低硫低磷的铁矿石。

  无论是哪种,皆不符合国内情况。

  中华铁矿含硫量不算特别高,但绝对不符合贝斯麦转炉的原料要求,用碱性转炉吧,问题在于不能大量用废钢。

  余华听到庄前鼎这番话,面色不便,迅速拿起刚才的笔和纸,迅速书写起来,这是整个氧气炼钢内部的变化规律和反应过程,通过数学模拟计算的过程。

  还是那句话,能用数学说话,就绝不用嘴多逼逼。

  数分钟过后。

  “教授,这是学生经过计算的转炉氧气吹炼内部金属成分的变化规律和反应过程,可以作为参考,利用氧气的氧化性,不仅铁水的含碳量和杂质成分会迅速降到标准范围内,且大量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既可以促进燃料燃烧,亦可加速炼钢效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