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碱性转炉!(2/3)

  【我的科学时代】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庄前鼎的技术思路很简单,暂不耗费资金和时间研发新型转炉,直接利用托马斯碱性转炉作为炼钢主体,完成氧气顶吹转炉最后一块拼图。

  作为第二代转炉的托马斯碱性转炉,其优势不容忽略,造价仅为大容量平炉的三分之一,技术非常成熟,不存在任何限制,还有解决铁水脱磷的致命缺陷。

  事实上,如果忽略无法大量使用废钢的缺陷,托马斯碱性转炉简直堪称完美。

  “我赞同您的思路,开发新型转炉和耐火材料,耗费太多时间。”余华点头赞同,他本就有意选择第二个解决思路,用托马斯碱性转炉作为炼钢主体,待日后再开发新型转炉。

  要知道,历史上第一台2T级实验氧气顶吹转炉,便是基于托马斯转炉为基础开发演变而来。

  “好,那就这么定了。”庄前鼎得到余华的支持,脸上笑了笑。

  路线敲定,要做的就是拿出具体的转炉结构。

  这点,对庄前鼎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整个人取来一张崭新设计图纸,没有丝毫犹豫,右手执笔,轻车熟路绘制2T级托马斯转炉图纸。

  2T级托马斯转炉听起来很重,可按照钢铁密度换算为体积的话,只有立方米。

  考虑到留有20%的安全冗余体积,转炉熔池理论总体积为立方米左右。

  立方米是什么概念?

  一个小水池而已。

  凭借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庄教授轻轻松松就拿出了整个碱性转炉的主体结构,熔池高59厘米,半径40厘米,炉衬采用碱性耐火材料,由高纯度白云砖构成,中间设有一层钢板隔离,第二层隔热层采用石英砂填充,最后再用一层钢板包裹形成炉壳。

  “炉体内部结构大致就是这样,你看看有没有问题。”过了十几分钟,庄教授完成转炉内部结构设计,丢下铅笔,端起放在一旁的水杯,朝着余华说道。

  话落,水杯凑到嘴边,抿了一口。

  这天气,着实炎热。

  “没问题,不会出现炉体熔融的情况,热效率为……”余华根据设计图纸上标注的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十数秒后,给出工程热力计算数据。

  “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