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财政问题!(3/4)

  【我的科学时代】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然而,对根据地而言,潜藏于暗处犹如炸弹般的资金问题不仅没能解决,反倒愈发严重,即将爆炸。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哪个工厂,目前全都处于投入状态,其产出工业品并未对外销售赚取资金,无法形成一条正循环产业体系。

  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怎么搞?

  如今留给根据地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停止当前所有工业建设,缓解财政压力,要么制造工业品对外销售,换取利润,形成一条正循环产业体系。

  事实上,这种工业经济对于长期接触农村经济体系的组织而言极其陌生,大生产运动各种成果来的太快,快到产生了一种拔苗助长的程度,让根据地内部许许多多的人根本无法适应和认知,进而做出有效的判断。

  根据地以前的财政资金怎么来的?

  最开始还是老一套,初入陕北,打土豪分钱。

  土豪地主的钱虽然多,但这种东西不像韭菜割了没几天就能长起来,只能顶一时,无法长久使用。

  到了如今,根据地已经基本放弃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贫雇农的方式,而是采用‘二五减租’策略收税。

  所谓二五减租,即不论何种租佃形式,均按原租额减去25%,面向人数众多的佃农和贫农,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二五减租收税提供了稳定且长期经济来源,极大程度缓解财政压力,但是,当面对工业建设之时便暴露出自身的缺陷。

  什么缺陷?

  那就是二五减租收税的经济基础,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村阶层,而非较为富裕的城市工商阶层,以根据地当前掌控区域的税收而言,完全无法支撑正在进行的工业建设资金所需。

  小水管无法浇灌上千亩的土地,一个贫穷的陕北地区,支撑不起工业建设,通常情况下,想要实现一个地方的工业化发展,则需集全国之力方可办到。

  可这个条件对1937年的根据地来说,完全不现实。

  此外,根据地除开自身经济基础薄弱之外,还要面对进犯中华的日寇这个最大外在威胁。

  当务之急,便是通过现有已建成工厂生产工业品,对外销售赚取利润,为根据地财政筹措经费。

  “制造工业品……”

  庄前鼎听闻,脑海陷入思考:“上级有安排具体生产哪些工业品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