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掘越二郎?(2/8)

  【我的科学时代】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华罗庚朝着张自忠和两名隶属特务处的男人点了点头,说道。

  “谢谢,多谢您,华教授,有您这句话就够了,我们不怕难,就怕没有方向。”听到华罗庚这番话,为首的中年男人愣了一下,满脸激动,第一次领悟到来自数学家的力量。

  困难?

  他们不怕。

  他们怕的是没有方向。

  红密体系破译工作已经困扰了整个特务处数月之久,他们几乎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依旧毫无收获。

  对于这种采用最新加密机制的密码体系完全不懂,特务处只知道这套密码体系叫红密,用的是替换码和语言码,除此之外,再无任何方向性收获。

  对于潜藏于暗处的情报部门而言,缺乏密文破译方向,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今天找到华罗庚,没想到一个上午时间,就给出了方向性意见。

  这让中年男人极为激动,激动之余,也感受到一股来自于智商上的……压制。

  华罗庚摇了摇头:“先别道谢,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我需要人手,接下来的频率分析攻击工作量极大,光靠我自己,至少需要3个月以上,从密文时效性上讲,这是一种失败的破译。”

  密文时效性极为关键,除非动辄时间跨度数月,乃至数年以上的战役或战略级层次的高级军事情报,一般而言,日军部队调动和外交交流之类的信息,时效性基本在三天到几个小时不到。

  如果破解一条日本驻屯军调动一支联队前往天津的情报,需要三个月以上……

  还不如不破解。

  三个月,都够这支联队去打到太原了。

  “华教授,您需要什么人手,请说。”中年男人一听,立马来了精神,他们部门什么都缺,但最不缺人。

  “我的要求不高,接受过系统性高等数学和密码学教育的人,最少十个,当然,多多益善。”华罗庚目光注视中年男人,说道。

  十个接受过高等数学和密码学教育,华罗庚能在一个月内完成破译工作。

  兵在精不在多……

  好吧,要不是国内这种人才太过稀少,华罗庚都准备要100个,甚至1000个,在剑桥大学他听师父哈代说过,像密码破译工作,人越多破译效率越高,时间越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