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晒图 (求推荐和收藏)(1/4)

  【航发霸主】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解决了设计团队的思想负担和设计团队人才培养的问题后,苏长空的重心就要放在Q1500燃气轮机的试制上了。

  Q1500燃气轮机作为后世有名的AGT1500燃气轮机的仿品,即便苏长空重生以也就知道了AGT1500燃气轮机的结构,可就目前的国内的工业水平要生产出来还是相当的困难。

  对于刚刚以发动机维修起家的1199厂来说就更没有Q1500燃气轮机的生产设备了,不过得益于苏长空与秦川航空发动机厂良好的关系,燃气轮机最核心的压气机,燃气涡轮和减速器三大部件都在秦川航空发动机厂生产。

  可即便如此秦川航空发动机厂生产的部件在精度上还是让苏长空有些不满意,甚至有些工件居然都加工不出来,不过好在苏长空早就开始开发一些加工的机床。

  而且这些机床还不只一台,主要是数控铣齿机用于加工减速器的行星齿轮,一台具备四轴连动的曲面铣床用来加工压气机和涡涡轮里面的叶片。

  这个项目从上一次超级运8提出后就开始运作了。

  国内数控机床是华清大学于50年代末开发的三坐标铣床,由于当时国外的封锁,加上没有现成的样机,主要是靠从SL带回的照片进行研究。

  研究团队由教授带领几名学生进行开发,研发团队先后解决了刀具轨迹算法,开发出由信号控制的马达,实现了刀具按程序运行,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几乎在整个研发的阶段,所以有人都吃住在实验室,没日没夜的加班,身体都到达了疲劳的极限。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还有国内研究集成电路也是由教授带着学生先从光刻机,离子注入机等设备开始。

  正是先辈这样艰苦奋斗才有了国内的工业开发种子,这些种子再经过了60年代和70年代的生也日益成熟,也取得了许多的成就,在工业生产中得以应用。

  不过跟这个时代国内研究的很多设备一样,在后续发展上就缺乏了后劲,只能说解决了当时应急使用。

  随着60和70年代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国内的开发的设备就日以跟不上发展了,因为微电子和计算机是一个国内综合实力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他几乎涉及了各个领域,从加工的精密机械,精密化工到半导体理论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