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生物太阳能面板(2/3)

  【无限升级科技】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将色素留在细菌中。

  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手段改造大肠杆菌,生成了大量叶绿蛋白,藻蓝蛋白,藻红蛋白等等。

  这些蛋白类通过特定的环境下会分解成叶绿素,褐藻色素,番茄红素等等。

  这些东西吸收光线并转化为能量来说特别有效。

  研究人员为细菌涂上了一种可以充当半导体的矿物质,然后将这种混合物涂在玻璃表面。

  他们采用涂膜玻璃作为电池阳极,生成的电流密度达毫安平方厘米,而该领域其他研究人员实现的电流密度仅为毫安平方厘米。

  换算成一平方米的功率也就是169瓦,如果再加上单晶硅转化后的电能,就很有可能达到600瓦。

  普通商用1000瓦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电池效率约为13-22%,一平方米的功率也就是130-220瓦,一小时的功率也就是--千瓦时(度)。

  按照每天平均十小时日照计算,一平方米产生的最大电能差不多可以达到6000瓦,即6度电。

  这个数字是非常恐怖的!

  当下这个年代的太阳能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就产生2度电。

  三倍的数据差,完全就可以大面积的推广,甚至是自营发电机厂。

  杜囯盈想自主建设发电机厂,不是没有可能,尤其是在讲究环保的欧盟完全有可行性。

  这种材料打造的这种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比之前记录的任何类似装置都要强,而且无论在强光和弱光环境下都同样有效。

  等以后智能手机开发出来后,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永不充电的生物智能手机。

  此外,这种源于生物的材料还可广泛应用于采矿、深海勘探以及其他低光环境等领域。

  姜大邺得到的生物基础知识里面,有基因编辑技术的详细使用介绍。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基因编辑领域的最亮眼的技术,是目前最简单、便捷的基因编辑技术。

  据说,任何一个有基本分子生物学背景的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并操作该技术。

  它于2012年问世,在问世后的极短时间内就在世界范围迅速扩散并受到追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