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百万漕工衣食所系(3/6)

  【回到南明当王爷】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一条是横贯东西沿长城分布的九边重镇军事防线,一条就是纵贯南北的经济动脉大运河。

  大明朝这两条生命线的交汇点是京师城,宋以后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的经济完全赶超了北方,成为财赋重地。京师城粮食不能自给,九边重镇的巨量军粮也需南粮北调,填补缺口。

  明朝立国以来,这条运河养活了沿岸的数百万人口,同时也养活了寄生在这条运河上利益集团,正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沈廷扬当初重开海漕困难重重,其中的最大阻力就来自这些以运河为生的利益集团。

  朱琳泽释放朱大典,让朱大典出任漕运大臣,督泸州、凤阳、淮扬、兖州等地的漕运也有让朱大典稳住漕运集团的意思。

  漕运对朱琳泽而言是一个大包袱,海漕的效率要比河漕高,无航道阻塞之扰,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也低,大宗商品的输送,朱琳泽更愿意从海上运输。

  朱琳泽输送到山东的军事战略物资,一部分走的是传统的运河漕路,另一部分则是沿海路北上,直接到登莱卸货。

  让朱琳泽倍感头疼的是,当世交通不发达,运河在沟通南北中还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个包袱朱琳泽又不能彻底丢掉。

  “朱大典,依你所言数百万漕工,到底是多少人,一百万也是数万百,九百万也是数百万。”走到武英殿,韩赞周让一个内官搬来一个绣墩,亲自接过放好,用袖子抚了抚绣墩,请朱琳泽坐下。

  “漕工居无定所,难以统计,具体多少臣不知。”朱大典摇了摇头说道。

  “你也不是第一次督漕运之事,这点事情都弄不明白,实在说不过去。”朱琳泽不悦道。

  不知道具体有多少漕工,他就没办法妥善安置解决这些漕工的衣食问题。

  “漕运就是一笔糊涂账,莫要说臣,满朝上下只怕是没一人能算的清楚这笔糊涂账。”朱大典拎起袖子擦拭了一番额头上的汗珠说道。

  “算不清楚也要算!”朱琳泽愠声道,“底下有多少漕工,有多少衙门,有多少官吏都得算清楚。”

  说着朱琳泽摊开地图,望着地图上的运河说道:“漕工生存艰难,孤心里清楚。眼下运河养不了这么多漕工。孤听闻运河泥沙淤积,多年未疏通,趁此机会,朝廷以工代赈,疏通一下运河清淤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