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明当王爷】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朱琳泽也清楚这是治标不治本,只要他现在的教育系统没有一套比较成熟的运行体系。等到风头过后,类似的事情依旧还是层出不穷。
教育问题关系到朱琳泽后续改革工作的推进,没有足够的人才给他用,任何改革都只是空谈。
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少数精英官僚,远远无法满足朱琳泽的需求。
大明朝的科举四年举行一次,每次中进士的也不过四五百人,而这四五百人中又有多少人堪用还是个未知数。
不说大明朝的北廷,就说现在朱琳泽所控制的半壁江山,这四年一出的四五百人就算堪用,其数量也远远不够。
朱琳泽想要把手伸向基层,想让朝廷的政令出县城,就必须培养出数量庞大的,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办事能力的吏员。
而这,只有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才能做到。
为此,朱琳泽不顾朝臣们的强烈反对,在事后就专门设立了教育部,专职负责新式教育一事。
六部制度沿用了千年,现在朱琳泽骤然又增设一部,引起了那些保守官僚的强烈反对。
他们担心朱琳泽会依次为突破口,日后又不断增设奇奇怪怪的部,削减现有六部的权力。
教育部虽然成立,迫于现实压力,朱琳泽还是做出了相应的妥协和让步,科举之事一切循旧例,不在教育部的管辖之内。
教育部尚书的人选也由原来的宋应星,变更为德高望重的左懋第。
除此之外,朱琳泽也将原本的学堂更名为学校,让宋应星出任大明帝国大学的校长,其弟宋应昇出任应天府的提学官,负责应天府的各学堂的事宜。
大明帝国大学内原本也有专门的师范学堂,朱琳泽以此为班底骨架,将原本隶属于大明帝国的师范学堂独立出来,调拨经费,进行扩充成立专门的大明师范大学堂。
这些事情全部由朱琳泽亲自经手操办,连日的操劳,让朱琳泽身体有些疲惫,感到有些不适。
朱琳泽召来吴又可给他看看病,吴又可看完后表示。
“闽王年富力强,身体并无大碍,只是太过劳累,注意调养,休息几日便可。”
听说朱琳泽染病,吴又可也是非常紧张,直到给朱琳泽把完脉,吴又可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庆幸朱琳泽并未染上什么重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