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贯之(2/11)

  【大明文魁】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几位匠人中一人是出自宝源局的老匠人,是院长赵士祯亲自聘来的。

  宝源局隶属工部,专司朝廷铸钱之事。

  后世人误以为明朝没有制作银币之法,其实不然。

  比如天子登基后即铸新钱,新钱是模仿嘉靖通宝所铸名为万历通宝。

  万历通宝多是铜钱,铜钱里写有一个厘字,也就是值银一厘。

  除了铜钱还有少量银钱,银钱有二钱、四钱、五钱、八钱、九钱之分。

  自天子祭出了矿监税使这大招后,派矿监到云南催办开采银矿,缴上来的银子也拿来铸钱,这些银钱制作得相当精美,故而很少用作流通之用,只是拿来赏赐亲信大臣。

  当然这也是市场劣币淘汰良币。

  好的钱币大家都是拿来收藏,至于劣币都恨不得立即出手,故而流通的都是劣币。

  众学生看着匠人新打造出炉的银币,不由叹服。

  赵士祯,徐光启拿起林延潮给他们的佛朗机人的十字银币,相较之下明朝匠工不逊色于他们。

  “徐院长,你看我们的银币四面平整,并无丝毫凹凸不平之处。”

  徐光启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币面完整如此,就可以免除有奸人刮去偷藏之弊。”

  赵士祯道:“银钱藏奸有种种手段。这兑换银钱除了仔细称量后,还要仔细看成色,以防着别人掺入铅铜等等,故而十分繁琐。但由此类品相完好的银币,稍有缺损他人一看即知。”

  徐光启道:“赵院长说得没错,我记得这黄铜银有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之说,而红铜银也有七黑八红九带白,九五成时还原色之说。每年由江南贡入内库的金花银,就是足色带金花的黄铜银,其余似库银等成色都不如了。”

  “不知阁老铸银币要多少成色?”

  赵士祯笑着摇了摇头道:“哪里能如金花银一般,但也不可太差,阁老的意思需用铜用上好的黄铜,银八铜二如此。”

  徐光启疑道:“那官价多少?”

  赵士祯道:“阁老的意思,八钱银二钱铜的银币,值银一两。”

  徐光启不由叹道:“阁老此举既心怀社稷,又体恤黎民啊!”

  赵士祯闻言也如此点了点头。

  为何徐光启会发此感叹呢?

  其实制银钱与制铜钱都是一个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