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以往,在表达失重的诸多镜头中,一个最经典的做法,应该是早年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在一个圆环形的屋子中,固定一个摄像机,然后让演员跑起来,摄像机录下来的画面看起来就像演员是沿着屋顶在跑步一样。
这个诞生于1967年的方法很让克里斯托弗•诺兰佩服库布里克的才智,但是它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只能表达几个镜头,而且也无法解决除了人之外的其他物体的失重问题。
在那之后,基本就没有人再用过类似的方法。
另一部伟大的太空电影《阿波罗13号》在银幕上再次展现了神奇的、无比逼真的失重镜头。
在《阿波罗13号》中太空舱内镜头的拍摄,全部是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训练装置“呕吐彗星”中完成的,克里斯托弗•诺兰专门拜托人调查过,那是一艘波音KC135,把全体成员带到高空然后自由落体下坠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舱内所有物体和环境都是相对失重的,一次飞行能获得差不多25秒的失重时间。
导演朗•霍华德奢侈的玩了612次失重飞行,在这里拍摄完了大量的失重时间镜头,这个方法把失重问题解决得非常彻底,但是却无法拍摄舱体外的失重镜头。
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