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天火(1/2)

  【鬼棺】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现荆州市荆州区)望山1号墓出土了一件极为精美的佩剑,剑长厘米,柄长厘米,剑宽 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型挺拔、庄重,制作精良考究,保存完好如新,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靠近剑格的地方有两行鸟篆铭文。共8个字———“越王鸠潜,自乍(作)用剑”。

  越国前后共有十四位国君,出土之时,却是谁也不知道,这柄佩剑到底是谁的。最后还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根据先秦时期的鸟篆,一步步的推解出这柄佩剑就是大名鼎鼎的勾践所用。

  郭沫若 (1892年~1978年)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史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

  郭沫若先生一代文豪,但是在考古方面也是颇有名望,被誉为‘甲骨学’四堂之一:鼎堂。著作如《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 ,《奴隶制时代》等。

  在中国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中,甲骨学“四堂”的名气无人不晓。唐兰先生对四堂的评价是: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史,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这四堂基本上代表了1949年之前甲骨学研究的历程与成绩,他们的学术贡献及地位亦在伯仲之间,难以权衡出个高低轻重。

  勾践的这柄剑被誉为“王者之剑”,现虽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中,这柄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古剑,出土之时居然毫无锈蚀,且依然锋利无比,闪烁着炫目的青光,寒气逼人!20多层的复印纸,剑从中间“唰”一声一划全破。享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

  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越王勾践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而在千年之前,工艺并不发达的中国,这层铬盐是如何培练出来的呢,就连现代的文物工作者在保护古代青铜器时从来也未采用过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

  毫无疑问这柄“王者之剑”也定然是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谢非看着地上的龙泉,却是越发的觉得,这柄“王者之剑”千年不腐的秘密,正是因为这口龙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