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二章海塞引左李之争 商斗决胡盛之…(2/7)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上海挤兑,胡雪岩让总管高达去催上海道台邵友濂发下协饷。

  邵友濂却叫下人称自己不在家。

  胡雪岩这时如梦初醒,想到了发电报给靠山左宗棠求救,可电报又被掌握着电报局的盛宣怀扣下了。

  第二天,胡雪岩见左宗棠那边没有回音,亲自去上海道台府上催讨,邵友濂避而不见。

  胡雪岩只好把他的地契和房产押出去,同时廉价卖掉积存的蚕丝,希望能够挺过挤兑风潮。

  不想风潮愈演愈烈,各地阜康银行门前人山人海,银行门槛被踩破,门框被挤歪。

  虽然,最后左宗棠也出马挽救胡雪岩,按簿查询对账发款,可此时大势已去,一代首富胡雪岩最终破产,惨死于一个荒郊野外的小屋里,成了李鸿章与左宗棠矛盾的牺牲品。

  胡雪岩死后,盛宣怀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者,事业蒸蒸日上。

  那么,究竟左宗棠与李鸿章有什么深仇大恨,要致胡雪岩于死地呢?

  前文曾说过,在剿灭太平军的时候,李鸿章怕得罪曾家兄弟,不敢抢功,然而坐视天京战役迟迟未决而按兵不动,朝廷对李鸿章的意见很大,李鸿章忽然就转而攻击左宗棠的战场浙江,一下子惹恼了左宗棠!

  后来二人在剿捻的战场上再次发生了分歧,左宗棠战西捻军,李鸿章战东捻军,不意西捻军逃至李鸿章战场,李鸿章就指责左宗棠指挥战斗不力,二人在朝堂上就争吵起来了。

  在朝堂上,左宗棠和李鸿章政治立场对立的主要原因还不是这两个小小的矛盾。

  左宗棠、李鸿章两人的正式交锋则是众所周知的“海防与塞防之争”。

  当时的中国面临帝国瓜分,沿海和边疆都领土告急,于是1874年清廷要求各位重臣就塞防与海防各抒己见。

  重臣们的意见主要分成两派,一派以李鸿章为首,认为海防是国防中心,另一派则以左宗棠为首,提出“海塞并重”。

  最终,左宗棠用他的见识和担当说服了朝廷,做出了“海防与塞防”并重的决策。

  在左宗棠率军平定西北过程中,与不计私怨鼎力支持的曾国藩不同,李鸿章对左宗棠多有掣肘。

  左宗棠劳苦功高晋升为“二等恪靖候”,并以东阁大学士头衔入朝进军机处,成了朝中重臣,也成了李鸿章的头号对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