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这时候,我们年轻的皇帝陛下是如何做为的呢?他到底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呢?
毋庸置疑,光绪帝是完完全全的主战派!
他和他的帝党成员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认识到日本进行战争挑衅的严重性,痛感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积极筹备抗战事宜,表示出主战的愿望。
他曾多次下诏令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筹备战守事宜,并命南洋各督抚大臣预为筹备,反对李鸿章恳求列强出面调停的做法。
六月十三日他下令派翁同龢和礼部尚书李鸿藻参与军机处事宜,与诸军机大臣会商中日朝鲜争端,在会上,翁、李二人提出备战御敌的方策,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次日,与会诸臣联名向光绪帝递上《复陈会议朝鲜事宜折》,折中采纳了翁、李的主战见解。
对此,光绪帝于六月十六日再次下诏令李鸿章抓紧军事部署。
但在此之前,日本早已做好了发动战争的准备,高升号事件暴发,日本悍然挑起丰岛海战!
面对日本已发动侵略战争的事实,朝野上下要求主战御敌的呼声日趋高涨,光绪帝也毅然决定对日宣战。
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日,清廷发布对日宣战的"上谕"。
光绪帝认为:"日本首先挑起事端,侵略挟制朝鲜,如果导致事情很难收场,那我们自然应该出兵讨伐!"
七月二十四日,他又谕示李鸿章不要贻误军机。
他直接命令朝鲜牙山南路叶志超与进入朝鲜北部的清军夹击侵朝日军。
他多次下令加兵筹饷,停止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但是李鸿章没有听取载湉的谕旨。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二十三日,李鸿章在日本抱着"宗社为重,边徼为轻"的宗旨,与日方草签了《马关条约》。
由于该约内容苛刻,光绪帝以割地太多为由,表示对该约"不允",拒绝签字用宝!
此时,爱国官员的谏诤和举人的上书活动风起云涌,光绪帝怀着通过迁都而与日本周旋的想法到颐和园请求慈禧太后接受这唯一可行之策,结果遭到拒绝。
四月初八日,军机大臣孙毓汶拿着李鸿章从天津送来的和约稿本与奕欣等人共同逼迫光绪帝签字,慈禧太后在这时也指令必须批准和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