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即使是在成年后,光绪也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曾在紫禁城担任护卫的苏勋丞就在《我所见到的慈禧和光绪》中回忆道:
“光绪····那时约30多岁,中等身材,瘦长脸,面色苍白,体质羸弱。
我们从未见他笑过。
说实在的,他过的是囚犯生活,怎么能乐起来呀!
慈禧每日三宴,每宴108样菜,光绪却没有这个排场。
慈禧每餐拣自己不喜欢吃的三四样菜,命人给光绪送去,以示慈爱。
有时,三四样菜要分三四次‘赏’,每送一次,光绪都得起立叩头谢恩,连一顿安生饭也吃不成。
隆裕皇后是慈禧的亲侄女,她可以就着慈禧的桌子吃。
我们那时都私下猜疑,光绪瘦弱,多半是差了点饭食。”
对于自己的伙食,光绪也曾经提出想增添自己喜欢的饭菜,但就是这种细微的要求,慈禧也经常蛮横地加以拒绝。
后来光绪便不再提起,所以终光绪一生,“吃不饱、吃不好”,竟然成了这位囚徒皇帝的真实写照。
由于缺乏母爱,日常生活也没有人关怀照料,这就使得作为儿皇帝的光绪长期处于忧郁状态。
在此情况下,作为光绪皇帝老师、咸丰朝状元出身的翁同龢(1830-1904),就成了光绪身边最为亲近的人。
由于老太监们经常仗着慈禧的威权欺负小皇帝,加上光绪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这就使得光绪经常出现血糖太低、体力不支。
对此翁同龢总是出面与刁蛮的太监们反复理论,为光绪帝撑腰,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绪逐渐养成了对翁同龢形如父亲般的依恋。
光绪三年七月(1877年8月),翁同龢请假回乡处理家事,当两个月后翁同龢回到宫中时,6岁的小皇帝光绪流着眼泪,拉着47岁的老师翁同龢的手说:
“师傅,我思念你好久好久了啊!”
在状元帝师翁同龢的指导下,性格自卑内向的光绪帝开始勤学苦练,以至于连慈禧都感慨地说:“皇帝实在好学,坐、立、卧都在背诵诗书啊。”
在鸦片战争后满清严峻的社会形势中,在儒家经典的教育下,日渐成长的光绪开始思考,他说:“做为一个皇帝,必须要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个百姓饥饿,就象是我自己饥饿;一个百姓受寒,就象是我自己受寒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