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睡梦中三岁即位 四亿人皇上最苦(4/5)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亲王照料:奕劻、奕譞、奕䜣

  翁同龢又出现在了光绪的仙班中了,两位太后对他的感觉很好,动不动就请教他问题,翁师傅讲解起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于是把光绪皇帝的教育大权就交给了翁同龢。

  翁同龢对光绪很上心,认真备考,好好讲解,成为了他的良师益友,亦师亦父。

  其实总体来说,光绪的帝师仙班阵容要比同治逊色一些,除了翁同龢外,其他几人算不上大儒,也算不上学术权威。

  然而正因为如此,他们并没有那么死板,反而会根据光绪皇帝的特点进行一些调整。

  比如孙家骧这个人就很灵泛,他经常给光绪讲些小故事,把那些师道尊严、治国御臣的道理都融合在故事里,小皇帝听着起劲,也爱学习。

  孙家骧老家是宁波的,是中国最先开风气的地区之一,思想也就很开通,经常给皇帝讲洋人的事。

  一次,孙家骧说洋人吃饭都不用筷子的,小皇帝好奇说:“是吗?那他们用什么呢?”

  孙家骧说:“用手抓着吃啊。”

  估计他可能说的是印度人吧。

  光绪就很好奇,在用膳的时候也用手抓着吃。

  慈禧太后说:“干嘛用手不用筷子?”

  小皇帝奶声奶气道:“孙师傅说的”。

  这把孙家骧吓得脸都白了,根本不敢回话。

  尽管师徒的关系总体相处良好,但是也有闹脾气的时候。

  比如有一次,这些老师傅发明了一个“内省录”,其实就是一本课堂日志,记录皇帝在书房的表现,方便给太后查看。

  说白了,这就是学校老师告家长的阴招。

  你说我有啥犯错的,你当面告诉我纠正我不就行了吗?干嘛要告家长呢。

  我又是抱来的孩子,两位太后知道了,还了得。

  光绪皇帝对此非常反感,大闹书房,对着师傅破口大骂,还把杯盘茶具扔了一地,坚持说如果有内省录,就不在书房学习。

  哇,这个行为可了不得,是学生对专制教育的一次反抗。

  本来书房没有这个内省录制度,现在师傅说有就有了,于是学生皇帝反抗。

  比较幸运的是,这届“帝师仙班”没有上届硬,要是李鸿藻、倭仁在,非得杠到底,维护师道尊严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