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被逼哭的李治(4/5)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稚奴,先生打你,那是想让你更加努力的记住,只有学会读书识字,你今后才会有出息!”李世民很认真的劝道。

  “嗯嗯,稚奴知道,可...认字真的好难,稚奴不想认字拉!”

  “呜呜~”

  李治眼泪再一次忍不住往下流。

  看着李治痛哭流涕的样子,李佑眼神里充满了同情,其实这真不能怪李治,毕竟现在大唐可没有拼音来辅助识字。

  华夏汉子可是象形字演化而来,极为复杂!

  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都在一定程度上象形,看到这个字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自然也能知道它的读音,但秦始皇时期,为了刻写方便出现了隶书,汉字的字形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很难看出象形的元素。

  到了汉代,帝国逐渐强盛,汉字的学习者也在增加,不仅仅局限在皇族贵族,民间开始大量使用和学习,为了便于初学者学习汉子,于是产生了最古老的汉字注音法——直音法。

  在“直音法”之前,就有一种对汉字粗略注音的方法,叫“读若法”。“读若法”最早出现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它有一个缺点,“读若”即“读音类似”,而不是“读音相同”,也就是说这种方法注音并不准确。在《说文解字》中,“读若法”只用来标注那些生僻的、不常用的汉字。

  东汉末年产生了“直音法”,也就是用读音完全相同的另一个字表示这个字的读音。相比于“读若法”,“直音法”是一种进步,因为它是真正意义上对汉字读音的标注。但也有缺点,有些读音只对应一个汉字,比如“命”,“死”,就没法使用直音法。中国汉字的音节特别多,加上音调就更多。至少每一种音掌握一个常用字,才能使用直音法。

  “反切法”的起源有很大争议,一般认为起源于汉末,完善于隋唐。从隋唐时期的《切韵》,以及宋代的《广韵》《说文解字注》,到《康熙字典》,都在用这种“反切法”为汉字注音。所谓“反切法”,就是找两个汉字,把它们的读音一刀切两半,一个取声母,一个取韵母和音调,拼在一起,就是目标汉字的读音。比如,在《康熙字典》中,“玄”字就是“穴员切”。

  这种方法比“直音法”更科学,只需要了解汉字有多少个声母、多少个韵母(加音调),就能拼出所有汉字。但也有缺陷:一方面音调和韵母没有完全分离,另一方面对于有些读音复杂的汉字,这一刀切在什么地方,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方案。比如,“穴”和“员”,即可以切出“玄”,还可以切出“贤”。有一些字的争议是比较大的。

  唐朝除了使用以上办法外,还有就是“小儿经”,随着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崛起。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到华夏传教,很多汉人从那时起被同化,成为“回民”,这些“被同化者”的孩子从小接受伊斯兰文明的教育,学习阿拉伯文字和古兰经。阿拉伯文成了当时对中国影响第二大的字母文字,仅次于梵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