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燃情岁月】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这也是为什么八十年代开放国门的时候,有那么多人向往国外的生活,甚至不惜抛妻弃子。
当然了,这里面也闹出来不少笑话。
八十年代把祖宅四合院以三四千块钱的价格卖出去,然后投奔国外刷盘子努力打拼。
二十年后,不乏有成功人士,带着百万巨款回到家乡,面对价值一个亿的老宅露出失落又悲伤的微笑。
这样的人其实还好,至少有钱能带回来,那些为了留在国外,找个老外嫁了的,多是人财两失,甚至客死他乡。
总计发展的二十多年,又有几个邓文迪啊。
那些年考上大学公费留学的天之骄子,再回首,三十年后才发现自己失去了什么。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念他乡万两金。
人离乡贱,殊不知当年出去的那些人,如果稳稳地在国内发展,即便是随遇而安,恐怕也不用为身后事所担忧了。
送管理人员出国,与后世所要面临的危险是一样的,怕他们出去了不回来。
但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调查部才能解决问题。
就回收站这些管理层,充其量也就是港城一游,看看外面的风景,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和文化。
李学武不会强求他们的思想要跟这个时代同步,那样只会故步自封。
就连他自己,也是不断地挑战着时代的底线。
如果仅仅是一个回收站,那李学武无所谓未来如何。
可到如今,摊子越来越大,期待的目标越来越远。
真就是让他自己管理和制定方案,怕不是要英年早逝。
从他给自己设计的人生规划中便能看得出,他并不想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努力上。
即便是现在很忙,但他依旧有时间陪伴家人,处理私事。
但私事超过了一定限度,必然要侵占陪伴家人的时间,因为他不可能减少工作的时间。
所以最合适的解决办法便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合适的机会培养现有管理人才。
见识繁华并不能提升知识水平,但能拓宽眼界。
就依着现有的这些人,管理水平一定是不合格的。
要在这个时候让他们搞学习,搞理论知识培训,那无疑是强人所难。
但拓宽眼界过后的结果便是,这些人会主动去获取了解新生活的技能和知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