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而蒙古各部盟本来在新军中就有不少小伙子效力,如今随着漠南漠北的蒙古部盟全面投靠大同社,大批蒙古小伙子踊跃参军,可以说大同社如今根本不缺兵马见人齐了,张好古说道:「这些年,咱们大同社发展的不错,从刚到辽东时的十二万人,到拿下辽东后的二十万人,再到如今,我们
也有三十五万大军了。眼下我们已经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了啊。
听到张好古的话,众人也都是忍不住笑起。
谁说不是啊,如今大同党有整整二十一个镇,整整二十一个按照天启十二年最新编制组建的满编军镇。
实际上如果大同社要放开去发展,别说如今的三十五万,就是五十万,一百万也不是发展不出来。
君不见如今的崇祯朝,边镇已经有十几万大军了吗?
算上京营,各地卫所,崇祯朝可以说有百万大军。
但这百万大军真正能打仗的又有多少?
和崇祯朝的旧观念不同,大同社还在新党就一直奉行精兵政策,与其养五个乌时,合之众不如培养一个精锐。
不然以天启朝的人力物力何至于维持在三-九万新军的地步,那年入数千万银子的中央财政和充足的资源还养不出百万大军吗?
如今别看大同党人只有三十五万大军,其中大半还无法动弹,但大同党人真的没把崇祯皇帝的百万大军放在眼里。
如今大同党这三十五万大军,二十一个军镇,实际上是分散在各地的,其中三个驻扎交祉,三个驻扎东瀛,漠南漠北驻扎四个镇,西北边关驻扎三个镇,余下的八个才在辽东。
所以实际上如今辽东只有十四万不到的兵马,真正要作战,实际上是西北边关,辽东这十一个镇里抽调部分作战。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满足如今的战略需求巨大的地图铺在桌面上,众人观望着地图,张好古手持指挥棍点在地图上:「我们在辽东有八个镇,在西北有三个镇,同时朝廷如今在自山西到直隶山海关这长城沿线,布置了不下十八万人。
而在直隶,朱由检的京营里也还有二-三万人,在江南,还有十五万人,而西北也还剩下两万多残兵败将。
「这加起来,就是六十万大军,算上各地的卫所那几十万人,说崇祯朝有百万大军,是一点也不为过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