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 新概念农庄(2/4)

  【迷失在一六二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于是农场扩张事宜改由大集体负责,主要是解席和林深河等人在处理,这几个家伙在必要时都是足够心黑手狠地。当然他们不会直接去跟农民冲突,更不会搞硬抢这种没技术含量地把戏,而是采取了某种迂回方式……

  如果按照文革时代的描述:狡猾的地主老财们勾结了贪官污吏,共同欺压劳动人民。实际情况也差不多——老解通过李师爷和那些收税差役们打了招呼。重点“关照”那些硬骨头农夫。陆陆续续折腾到现在,最后,借助这次大招募的机会,基本上周围所有地皮。只要他们看中的,连人带地都给弄过来了,还都是自愿。

  同样如果按照样板戏套路。这些可怜的农民从此之后应该是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直到有人来解放他们或是干脆揭竿而起……不过在这里,那些失地农民却并没有遭遇到什么不幸,实际上,在加入了农业组的集体农庄计划后,他们地生活水准立即有了立竿见影的提高——

  原来破烂窄小,肮脏不堪的农舍被直接推平了,所有农庄社员被集中到一起居住。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利用工程组为定居点修建的公共设施:包括完整的上下水系统。公厕和卫生设施,甚至将来还包括了一套沼气池系统——这最后一项目前暂时还没投入实用。因为工程师们找不到合适的密封材料以及导气管,还无法保证沼气的安全性。

  至于各家各户的房子,则是划分好了每一户地地皮,然后工程组造了一两幢样板房给他们做示范。采用的是苗族黎族那种竹木结构吊脚楼形式,轻巧,防潮,便于保持通风和卫生。

  农民们为自家造房子,积极性当然很高。建筑材料和建筑规模都是统一制定好的,他们只需要领取材料在规定地方搭建起来就行。技术性比较强的地方还可以找工程组师傅们来帮忙……前后几天工夫,一片崭新地村落就出现在农场外围。

  村民不需要再去远处挑水,他们通过竹制水管,直接就能从石刻水槽中获得从安全水源地源源不绝引来的清水。几乎完全按照现代形式建造的公共厕所既可以避免家家户户倒马桶污染环境,又能通过化粪池收集到大批优质肥料……总之,除了技术手段上还达不到现代水平之外,这个集体农庄地理念已经基本是现代化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