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生离死别陶然亭(2/3)

  【药师仙踪】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陶然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当时任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内创建此亭,并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诗意,为亭题额曰“陶然”。这也是公园名称的由来。亭上黑色的匾额是齐白石老先生留下的字,亭内金色“陶然”二字的匾额是建亭人江藻书写的,下面“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是林则徐留下的楹联。

  严子休从南门进来。只见秋高气爽的陶然亭公园,天蓝、云白,垂柳处处,绿荫重重,银杏丰茂,落叶金黄,湖面有残荷,微风荡涟漪,楼阁参差,亭台掩映,真不愧是一处名园。

  他在慈悲庵驻留了一会,观看注解说明,才知道慈悲庵是陶然亭的前身。慈悲庵有观音殿,供有西方三圣,乃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还有准提殿,与观音殿相对。他一边参观瞻仰,一边问无忧:“慈悲庵,慈悲庵,什么是慈?什么又是悲呢?”

  “你健康快乐,也想让其他人健康快乐,这是慈。你看到村民农活辛苦劳累,想帮他们消除负担,叫悲。”停顿一下,无忧意有所指地说,“帮助人们化解悲欢离合的苦恼,也是慈悲。”

  “原来如此,要是人人都心存慈悲,该有多好啊。可是人性的扭曲,现实中也确实存在。有的人看到别人快乐,就不高兴;看到别人痛苦,才会感到开心。”

  “你忘了空的涵义吗?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每一个圣人,都有不堪的过去;每一个罪人,也都有着光明的未来。仙府的产生和存在,就是为了促进这些改变的。”

  “你说得没错。”严子休攥了攥拳头,信念更加坚定。

  说着话,走过了榭湖桥,左拐走向知津亭方向。这一带游人极少,知津亭里有两个人。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坐在那里,呆呆地望着天上的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娘,站在小女孩旁边,一会想摸摸她的头,一会又走动走动。

  严子休走近了一些,看得更加清晰。只见老人七十多岁,身穿蓝色手工大褂,裤子打着绑腿,罗圈腿,一双小脚,人长得瘦瘦的,虽然慈眉善目,眉宇间却带有痛苦和不舍。

  老人一会试着去摸小女孩的头,一会揉揉自己的心口。

  小女孩只是呆呆地看着天上的云。

  助人解忧,已经快成了严子休的本能。所以他不由得驻足观看。正观看间,老人抬头看向严子休,有点吃惊:“你能看到我?”

  “我为何不能看到你?”严子休脱口而出。

  小女孩回过头来,一双大眼睛,显得有点疑惑,不知道严子休在和谁说话。

  “她…看不到我,所有人都看不到我,也听不到我说话。”老人语气无奈,又似乎产生一些期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