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火耗和俸禄(1/5)

  【崇祯重振大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事实证明,官僚在有主动性的时候,效率是很高的。

  没过几天,朱由检就看到了户部银行提交的第一版打制币。

  他对此极为惊讶,询问董应举道:

  “这是怎么打制的,手艺如此高明?”

  “看起来比西班牙本洋更圆,文字和花纹也更好看些。”

  夸赞了董应举一下,朱由检对此颇为意外。

  因为他已经做好了,从西方引进相应工艺的准备。

  董应举却觉得没什么,因为打制银币,并不是多么高深的技艺。

  这是他召集手艺高明的匠人,用锤法一点一点敲打出来的。

  这种工艺,和浇铸法并称,都是制造金银铜器常用的工艺。

  例如常见的金箔,就是用锤法敲打出来的。早在商周时代,中国人就掌握了这种方法。

  连金箔金饰都能捶打出来,捶打出金银币自然不在话下。

  只是几天时间,他就让就用手艺高明的匠人,捶打出了金银币。

  事实上,不止大明有这个能力,西藏旁边的尼泊尔,现在就在用打制银币。

  历史上崇祯四年的时候,西藏就委托尼泊尔制造银币,这就是中国第一种正式流通的打制币黑丹启。

  尼泊尔以此谋利,后来在廓尔喀人建立沙阿王朝之后,因为掺铜太多和币值变化,与西藏产生贸易纠纷。进而入侵西藏,引发了两次廓尔喀之役。

  西藏在战争之后,开始在清朝帮助下建立造币厂,自己打造银币。最初是仿造黑丹启的白丹启,后来是完全自制的章嘎银币。

  这些银币,都是手工打制而成,外形颇为精美。

  大明此时的技术就不亚于清朝乾隆时期,自然同样能打制银币。

  在董应举解释了所用的方法后,朱由检再一次察觉到,自己小看了大明工匠的技艺。

  现在他已经深刻认识到,打制币的技术,对大明根本不是难题。

  大明之前不使用银币,最主要的是原因,是没有这个动力:

  一方面是因为打制币的缺点还很多,不见得比银锭和银块好用。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都用面值固定的银币,火耗就没法加征了。

  所以铸币这件事,一直没有被户部提上日程。

  朱由检几番催促,才在提出银圆券的设想后,让官员有了主动性――

  相比主要被地方掌握的火耗来说,朝廷户部官员,对银圆券更是喜爱。

  这可是不费多少成本,就能发行的货币。

  如果每年能打制一千万银元,按照皇帝之前制定的规矩,就能发行九十万银圆券。

  这对户部来说,可是完全的纯收益。

  甚至,他们已经在想着劝皇帝发行更多银圆券,获得更多收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户部对银元是极力完善,以便对应的银圆券能发行出去:

  “银元的优点很多,臣和毕尚书等同僚,都认为可以用银元作为标准货币征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