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司马光之死(3)(3/6)

  【我在现代留过学】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在洛阳的时候,司马光曾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给司马康,以督促其品德,命其日夜诵读。

  其文曰:训俭示康。

  全文以大宋三位以俭朴闻名的士大夫的例子,再取古代贤臣的故事举例,全文以‘俭,德之共;侈,恶之大’为中心思想,反复教育要求,司马康和他的子孙要遵守。

  “老夫去后,洛阳诸园,包括独乐园与叠石山庄,皆当市之,所得钱帛,于涑水购地,以赠涑水无地百姓,所余之数,则买米、布,以馈孤寡……”司马光继续对司马康道:“老夫在世,未能为父老造福,今当死,生平仕宦及仁庙、英庙、先帝、当今所赏诸般财物,当复归于民!”

  司马光的原则性是很强的。

  他为官这许多年,家乡涑水的父老,曾多次找他帮忙。

  但他全部拒绝,甚至不与之见面。

  这既是为了原则,也是他必须在天下人面前保持的形象。

  可乡土情怀,却是每个士大夫心中挥之不去的东西。

  如今临终,自当散仕宦数十年之余财,以谢父老桑梓。

  这也符合他的经济思想——天下财富,自有定数,官府手里多了,百姓手里就会少。

  所以,他今当死,自当将这仕宦数十年来,从国家所取得的俸禄、赏赐,散与百姓、父老。

  司马康顿首而拜:“唯!儿谨遵大人教诲!”

  没有半点犹豫和迟疑。

  众人见着,都是纷纷感佩。

  范祖禹、刘攽等人,更是无比崇敬的看向司马光。

  当代大宋,因受范文正公(范仲淹)的影响,有很多士大夫,会在致仕后,或临终前,将自己仕宦所得的全部财产,拿出来购地买宅,设为族产、学田、学斋。

  但,像司马光这样,在临终时,将自己仕宦数十年的一切,全部捐出来,散与桑梓父老的,却几乎没有!

  “杜工部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吕公著沉声叹道:“君实,当可为天下楷模!”

  对士大夫们来说,兼济天下的理念,是每个人都有过的。

  可是,临到头来,几个人能做到呢?

  这可是我家真有一头牛啊!

  能学范文正公,已经是很多人的极限了。

  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做一个守财奴。

  典型的例子,就是王珪了。

  王珪死后,其子孙扶棺回乡,传说光是运金银珍宝的船就有好几艘。

  不过……

  吕公著想起了王珪诸子现在的境遇,便若有所思,在心中想着:“老夫将来,也当学一学君实今日。”

  吕家的学习能力,一直很强。

  当年,范仲淹首创族田、义庄、义学,使得范家崛起后。

  吕家就立刻跟进了。

  因为他们发现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

  不仅仅可以让家族兴盛,还能减少子孙争产,兄弟阋于墙,让外人看笑话的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