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但唯独在皇帝集权上面,堪称封建王朝的典范。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军机处的设置。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也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
如此一来,军机大臣看似位高权重,实则在皇帝掌中任意起落。
不过,在朱允熞看来,军机处仍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而且,在他看来,还有另一个制度,其对皇权的影响,甚至还要超过军机处。
那就是保密制度。
大明文官对皇帝的制约,归根结底,来自封建礼教道德压力。
而要形成这种压力,首先要占据舆论高地。
舆论的力量,来自公开。
私底下是不存在舆论压力的。
一旦由公开转为保密,就无法形成强大的舆论,对皇权就构不成任何压力。
大明臣子上的奏章,基本上都是公开的。
上了什么奏章,写了什么内容,顷刻间传遍朝野。
比如说,海瑞上《治安疏》,也就是《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奏章一上,朝野皆知,舆论纷纷赞扬,文官都出来给他站台。
如此一来,嘉靖皇帝若是杀他,就等于成全了他的美名,反而让自己坐实了“昏君”之名。
反过来说,若是奏章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严禁透露给第三者。
那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
皇帝想杀他就杀了,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不管他的是啥,反正除了皇帝和他自己,别人也不知道。
同时,如果奏章是保密的,大臣们就会相互告密。
等于大家都成了皇帝的耳目,遍布京城内外,中央地方,谁也不知道谁向皇帝打了什么小报告。
这也是为什么清朝不需要锦衣卫,东厂,西厂,却仍然能对臣子实行极好的监控的原因。
当然,朱允熞所想到的保密制度,要在清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后世的保密制度,较之清朝,又要高出很多了。
还有这些文官,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帮着处理奏章,提出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