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帝命天命,皆为人民!(3/4)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算起来,五亿两银子,并不算是很多。

  这也仅是他前期的打算。

  到了后期,随着货币信用的重建,他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准备金率,发行更多的纸钞。

  随着大明商业化的迅速进行,可以预料到,需要的钱会越来越多。

  “新钞的面值,最大以一百文为限。”

  在此之前,大明宝钞大量印制一贯(千文)的面值。

  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的面值,都是一贯的。

  但这在朱允熞看来,是非常令人无语的做法。

  过大的面值,意味着普通老百姓很难找零。

  在现实中,流通就会非常困难。

  只有特定的场所,才能够使用。

  要让大明的百姓,尽快熟练使用新钞,习惯于在任何交易中,都用新钞,便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新钞的日常使用频率。

  “最小的面值为一文,除此之外,还有两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一百文,共计七种不同的面值。”

  “图案我也设计好了。”

  朱允熞拿出了他画好的新钞图式。

  相比原来的文字,使用图案的好处很多。

  至少,不认识字的百姓,也能通过不同的图案,分辨不同的面值。

  还能给百姓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新钞发行之后,百姓们可以用旧钞来兑换新钞,也可以用新钞兑换银子。”

  “不过,新钞兑换银子,需要收一定的手续费。”

  这是重建信用的关键。

  要让老百姓们都相信,新钞就等于白银。

  只有这样,如今已然崩溃的货币信用,才能重新建立起来。

  如若不然,不管怎么做,都是白搭。

  准备金的意义,也在于此。

  朱允熞早就严格计算过。

  这些年,大明大约一共印制了面值约2亿多两的宝钞。

  按4:1的兑换比例,也是五千多万两银子。

  就算老百姓拿到新钞之后,全部去兑换白银,一亿两银子的准备金,也足够了。

  这种兑换不用一直进行。

  等货币信用重建之后,就不需要了。

  “需要设置一家银行,用来进行兑换。”

  “以及进行大额金钱的邮汇,取代如今的私人钱庄。”

  “银行?”

  姚广孝捋了捋胡须,道:“这个名字不错,由朝廷来开设也很好,但一定要监管严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