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北乱南治(6/8)

  【靖难攻略】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末将领命!”傅让与林粟应下,随后三人相继离开了承运殿中。

  在他们离开后,朱高煦也继续观摩起了沙盘。

  与此同时,离开吉林城两个多月的杨彬也带着毛皮、人参等货物回到了江南。

  与此前贩卖毛皮的所有商人一样,杨彬带回来的毛皮刚刚制成成衣就被南京城内的高门勋贵们订购,诸如辽东的鹿角、虎骨、补物等商品更是被勋贵们疯抢。

  回到江南不过半个月,杨彬便将带来的货物售出一空,同时在苏湖二府购入了三万余石粮食准备北运。

  杨彬手拿渤海王府的印信,想要了解他的背景十分容易。

  他的背景让许多想对他动手的人投鼠忌器,但同时他的背景和他做的事情也很快被有心人传入宫中。

  “三万六千余石?”

  深夜的乾清宫里,正准备洗漱入睡的老朱得到了武官带来的情报。

  在得知朱高煦在短时间内就做成那么大笔生意的时候,老朱当即便对武官询问:“北边的人也随着这商贾的队伍回来了吧,他们如何说的?”

  老朱并不担心朱高煦的生意大,他只在意朱高煦的生意有没有损害到大明的利益。

  “殿下与北边的东虏互市具是以粮食、茶叶和铁锅来做生意,除了茶叶有可能被这群东虏交予兀良哈做生意外,其余倒是没有太大违禁。”

  “只是殿下与东虏互市过多,许多商贾前往辽东中输粮食后采买不到毛皮和药材,六部之中有不少官员非议……”

  武官转述着从下面收集而来的情报内容,得知这情报,老朱舒展了身心:

  “他能恪守律法是好的,这生意旁人做也是做,他做还能保境安民,便让他做吧。”

  在朱元璋看来,朱高煦用自己的办法来让吉林城自给自足,并且并没有违反《大明律》,这样的做法理应褒奖。

  倘若所有藩王都能如他这般头脑灵活,恪守本分,那自己也就不用那么头疼了。

  “陛下,还有一事……”

  朱元璋还在感叹着朱高煦脑筋灵活,武官就再度上奏。

  “说吧”朱元璋喝了一口安神茶,武官也继而开口道:

  “据北边随商队而下的兄弟所说,殿下去吉林城不过两个月,便已经将吉林城耕地翻了一番,这还是五月份的消息,当下恐怕已经翻了两三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