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驰骋淮南(1/9)

  【靖难攻略】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最新网址: o m 清晨、在朱允炆与群臣讨论的同时,经过一夜休息,朱高煦算是养足了精神。

  随着他走出屋舍,街道上充斥着许多兵卒。

  渤海四万两千兵马,已经有三万渡过了黄淮水道。

  先渡河的兵卒已经穿戴甲胄防守,后渡河的兵卒则是沿街盖着毡子休息。

  渡口的房屋有限,并不是所有兵卒都能进入房屋休息,不过从房屋休息起身的兵卒,会叫醒沿街睡觉的兵卒进屋休息。

  每间房屋,至少挤着十几二十人。

  朱高煦休息的很好,因此简单吃过了些军粮煮沸的稀粥后,他便一直在一个无主的茶棚下坐等大军全部渡河。

  他预先设想的是要在云梯关耽搁两天,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赶在黄昏前让全军渡河应该不是问题。

  “殿下,您醒了?”

  孟章带着赵牧、塔失等人从街道远处走来,在见到坐在茶棚下的朱高煦后,他们连忙小跑过来。

  “正午前,剩下的能渡过河吗?”

  朱高煦直奔主题,孟章却摇头:“起码要到黄昏,我们手中渡船不够。”

  “嗯……”朱高煦颔首,而后又问:“朱成功、崔均他们在何处?”

  “按照您昨夜休息前的吩咐,他们在海上休息,留了一艘船在云梯关的渡口等您消息。”

  “好,我先想想……”

  得到答案,朱高煦开始思考如何渡过长江。

  从四川到东海,数千里长江水道成为隔绝南北的天险,哪怕到了二战时期,控制长江上游的势力,依旧能给下游造成不小的麻烦。

  二战之后的渡江战役,明明南方已经无法组织战略性的有效防御,可依旧带给了渡江大军不小的伤亡。

  鸦片战争时,如果不是清廷不重视,连英军舰队探查长江水文都不加阻止,那英军也不会那么轻易的就能拿下镇江,停泊南京。

  相比较之下,朱元璋的眼光就比较长远。

  老朱由北向南的三重防御体系朱高煦自己很了解,对于老朱布置的长江防线,他更是无比清楚。

  兴许是当年李察罕带给老朱的压力太大,因此在构筑长江防线时,老朱对江北始终是留了一手。

  首先在江北之地,能独自建造超过一千料大船的船厂很少,老朱几乎将善于制造千料船只以上的工匠,全部迁徙到了江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