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兄友弟恭(8/9)

  【靖难攻略】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亦失哈以为朱高煦要把发出去的耕牛、民马回收,但朱高煦的意思是把民间的耕牛和民马马料也算上。

  “算上民间耕牛和民马的口粮,让它们产下小牛、马驹后送给牧场,这样速度会不会增加,开销又会增加多少?”

  朱高煦说出自己的想法,亦失哈听后只能从袖中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小算盘一阵敲打。

  不多时亦失哈才开口道:“如果是这样,那五年后的民马数量恐怕不低于六十万匹,牛群不低于五十万头,军马应该还是三万匹左右。”

  东北百姓手中耕牛最多,民马其次,因此如果把民间也算上,那不管是马群还是牛群,数量增长都将十分惊人。

  “不过这么一来,后续的豆料恐怕反而不够了……”

  亦失哈提出了问题,但在朱高煦看来这不是问题,马匹和牛群就是生产力,如果东北真有近百万挽马、耕牛,那它们所带来的生产力足够满足一千多万亩耕地的开垦,算上人力就是两千余万亩。

  东北要是真有两千万亩耕地,那即便亩产实粮六斗,也完全可以养活五年后的二百余万百姓,并且向北平输送数十万石漕粮。

  何况如果牛群、马群数量能达到百万,那它们后续增长速度将会更快,这对于北方经济恢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朱高煦记得不错的话,历史上永乐元年军民马不足四万匹,朱棣让百姓自己承担风险,结果只花费十九年就突破百万匹。

  现在东北采取的方式是官府承担主要风险,马户承担次要风险。

  按照之前在吉林马场的养马效率来看,这样的效率远远高于朱元璋和朱棣的办法,就是费钱。

  不过钱嘛,投入进去日后都可以赚回来。

  眼下,他要花十年挑战历史上朱棣花十九年才做到的事情。

  “不管是一百万贯还是二百万贯,只要能让北地百姓安居乐业,每家每户都拥有自己的挽马耕牛,那朝廷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朱高煦面对亦失哈的担心,毫无负担的开口,并且对郑和交代道:

  “今日的话,你转告户部和吏部,并专设吉林、韩州、长春、肇州四处行太仆寺,专养牧群。”

  “奴婢领教!”郑和应下,朱高煦也看向亦失哈:“这事情,你让孙铖去办,另外让他好好培养人,京城也同样需要他,早日培养出干才,他才能早日回到京城来助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