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章 群臣争执(求投资)(2/3)

  【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夏粮虽少,却也胜过没有!”刘苏就像一只斗鸡,刚跟宗洪圣吵完,又冲着顾君恩去了,“夏播夏种更耽误不起!”

  “先维持现状!难道你不派官员,他们还能把地撂荒了不成!”顾君恩也不示弱,立即顶了回去:“而且我何曾说过免征夏粮?夏粮按例当在八月开征,何故非要现在便征?”

  “了解实情和前期准备也需要时间!难道官员今天上任,明天就能征粮?”

  “你能不能别那么急?和秋粮一起征收,又有什么不可?”

  “秋粮开征要到来年二月,多半年的时间全靠吃老本吗?”

  “吃老本也还吃得起,拜何腾蛟所赐,长沙府仓廪丰盈,过去追赃的银子也颇有富余。”

  “那么力差和银差呢?雕翎铁竹、硫磺焰硝可没有富余吧?如今四面皆敌,突然来了战事该怎么办?”

  三个人你来我往,吵得不可开交,李自成笑道:“诸位爱卿稍安勿躁,朕已经明白了。你们的想法都有道理,包括宗卿的难处也是很现实的问题,朕都能理解,但是诸卿想过没有,朕想要的其实是立个标杆?”

  立个标杆?顾君恩等人都是一愣,他们谁都没从这个角度去想过,听皇帝这样一说,顿时觉得他们这几天来的争论根本就是不得要领。

  三人叉手说道:“请陛下明示。”

  李自成刚要说话,却见刑部侍郎邓岩忠、真定府(府治今正定)司理许文耀、扬武州(李自成改承天府为扬武州,州治今钟祥)州判张凌联袂走来,于是闭了嘴,等着三人参拜过后,才接着说道:“所谓标杆,榜样也,口碑也,既是供人学习的表率,也是令人向往的声望。”

  顾君恩等人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去理解这高来高去、不接地气的名词解释。

  李自成见众人都不说话,只得解释道:“万事开头难,长沙府总要开个好头吧?当务之急是夏粮征收,长远之利是士心民心,就不能给朕一个两全其美的结果吗?所以朕想立个标杆:当急则急,急而不苛;当缓则缓,缓而不怠;恩而不绝,惠而不费;官私两利,四民咸宁。这个标杆如果不是能员良吏能做到吗?如果做不到,如何能悦近来远,建立我大顺朝的声望?所以选派长沙府的州县官员,还是严格一些为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