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至此,嘉定的形势已经变得十分危急,惊动了虽然考中进士,但却不满朝廷黑暗,故而拒绝做官,宁愿返乡教书的黄淳耀。
闰六月十七日,黄淳耀带着弟弟黄渊耀,赶到诸翟巷市(今属华漕镇),拜访原通政司左通政使侯峒曾,问道:“如今乡土失陷,生灵涂炭,不知银台(通政使的尊称)作何感想?”
侯峒曾说道:“昨夜月食,天无纤云,色暗如漆,我曾占得一卦,曰:食尽无光,主奸人误国、百姓死、城邑空。”
这卦太不吉利了,黄淳耀暗暗心惊,故意说道:“既然天兆不祥,理当走避他乡。”
侯峒曾闻言不悦道:“乡里百姓目不识丁,尚且知道护发尽忠,陶庵(黄淳耀号)先生饱读诗书,深明大义,怎能说出这种话来!”
黄淳耀不为所动,又问道:“难道还要效法徐太史护发自裁吗?”
他说的徐太史是弘光朝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徐汧,也是苏州人氏,自谓“以此不屈膝不剃发之身见先帝于地下”,又嘱咐儿子不可出仕异族,“长为农夫以没世可也”,自投虎丘新塘桥下而死,也是一个气节之士。
不想,侯峒曾却愤然而起,怒道:“与其自裁,何不奋义?即使失败,那时再与城同亡,犹为未晚!”
黄淳耀闻言大喜,长揖谢罪道:“淳耀亦有此志!不知银台钧意,故而出言相试,得罪之处,万望银台海涵。”
侯峒曾闻言同样大喜,拉住黄淳耀的双手,使劲握了几握,问道:“不知先生有何打算?”
“如今最重要的是稳定人心!”黄淳耀慷慨说道:“淳耀欲请银台出山,号召士绅乡勇,相与为固守之计!”
“此议甚佳!”侯峒曾欣然应允,随即唤来自己的两个儿子侯玄演和侯玄洁,命他们随黄氏兄弟先行入城,联络士绅,共商守城大计。
黄淳耀、黄渊耀、侯玄演、侯玄洁等四人进城后,以侯峒曾的名义召集士绅第二天开会,可是第二天会还没开,却传来了罗店乡兵大败的消息,
城里本就人心不稳,闻讯更加混乱不堪,有想守的,有想走的,也有想降的,黄淳耀等人自知威望不够,城内无主必乱,急忙让侯玄演修书一封,催促其父火速入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