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离京前(2/3)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但是为什么要去伯克利?为什么要继续去找胡正明?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希望能够在未来华国芯片产业面临全面封锁的时候,华国能够有退路,能够有反制手段。

  他不想看着一大帮为了补贴的企业们拿了大笔资金,国产设备还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领导一关注,就是有了有了,实际要拉到生产车间去实验,就是还要调试。

  周新作为业内人士,完全称得上食物链上游了,包括和梁孟松的私人关系,他很清楚芯片行业的国产化做得到底怎么样。

  从14年大基金成立开始,到18年之后解决卡脖子问题成为整个华国社会共识。

  实际上一直到2020年周新来之前,华国28nm芯片生产线的国产设备率也不过15%。

  即便在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华国也要到2030年才能具备28nm芯片全国产化的能力。

  而那时候,西方国家以及开始生产1nm了。

  等到那时候,靠着算力的优势,国外的人工智能和国内的人工智能之间的差距,非常之大。

  来到这个年代之后,周新很多次晚上都在想,要不要挣扎。

  每次让周新坚持下去的,都是在华盛顿的那段日子。

  作为阿美利肯的首都,华盛顿的华人是很少的,华人大部分都集中在加州、纽约和新泽西州。

  周新在华盛顿的时候有很深的孤独感,由于他的工作很敏感,虽然是商业行为,但是却是阿美利肯和华国两个巨人争斗的第一线。

  他的任何行为都会被视为代表华国官方,这是某个华盛顿说客私下告诉他的。

  周新总有种自己的通话被监听的错觉。

  在华盛顿的一年时间里,他深刻认识到阿美利肯达成了要在所有高科技领域遏制华国发展的共识。

  半导体只是阿美利肯找到的抓手。

  周新来到这个年代,他希望二十年后再去华盛顿的时候,他们是一场谈判,而不像他当年在华盛顿一样,那是恳求。

  王强不知道为什么对方突然陷入了沉默,只是见周新呆呆看着眼前的茶杯。

  “有的时候有很多好走的路,但是我就是想走一条不那么好走的路。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追求的是某种程度的超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