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说着,朱由校拿起手中大的银币,对着众人示意道。
“大的这枚,银八钱九厘,白金五钱,铜六钱,值银一两,朕称之为银元。”
“小的这枚,四钱四分五厘,白金二钱五分,铜六钱,值银五钱,朕称之为银分。”
说白了就是一块和五毛。
“最主要的,这两枚银币,都能吹的响。”
说着,朱由校拿着银币吹了吹,顿时就是一阵轻鸣。
见状,众大臣也学着皇帝的样子做了起来,满脸惊异。
开始大规模生产后,宝泉局的工匠很快就找到了铸银币的技巧,现在朱由校手中的银币,花纹已经是经过工匠升级过了。
比朱由校画出的还要精美。
将近九成的含银量,就算是有那個本事盗铸,也要考虑风险和回报划不划算了。
“这铸银币,还有例外一个好处,那就是方便天下百姓交易,不用再出行随身带个绞剪了。”
毕竟银币重量、成色都有统一要求,按数使用较为方便。
要知道,市面上流通的白银就有“元丝”、“青丝”、“白丝”、“水丝”、“西鏪”、“石鏪”、“柳鏪”、“茶花”、“茴香”、“单倾”、“双倾”等多种名色。
“陛下英明。”
听到了皇帝这么说,一众大臣一边拍着皇帝的马屁,一边仔细的打量着手中的银币。
“陛下,臣请陛下广开天恩,令天下各省开炉铸银,免我大明百姓钱荒之苦。”
突然,韩爌身为内阁辅臣,觉得自己要给天下人谋点儿利,站出来说道。
“此事不可。”
闻言,朱由校瞬间警惕了起来。
他虽然没有记得嘉靖铸币失败的事情。
但他记得天启铸币失败的事情。
天启年间,因为朝廷缺钱的问题,就下过一道令各省铸钱取息的命令。
但最终却是以闹的一地鸡毛而收场。
而且还是罕见的铸钱都能铸赔了的案例。
初铸之钱,钱干文重八斤八两(合每枚重一钱三分六厘),后虽渐轻,至天启二年秋,小薄之甚,掷地即碎,仅四斤八两(合每枚重七分二厘),较初铸者少四斤矣。
后来,这些人甚至于在铸钱的原料的配比上做手脚,由原来的铜七铅三改为铜铅各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