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漆色五韵中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我曾经只看到了东城非遗馆里展示的大漆作品,也一度以为“没有创新,没有设计”,可当我自以为是的想出来一个又一个“创新设计”,在我真正通过文旅部指导下的国家非遗官网,找到非遗保护单位,搜索地址,深入保护单位,看到他们的作品……
才发现我那些所谓的创新,或许只是老祖宗玩剩下的,如今轻而易举可以复刻,又或许是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设计,甚至根本跟不上现在的创新发展。
但无论是BJ金漆镶嵌复原的故宫漆器,还是BJ、平遥均复刻的九龙壁,又或者是扬州漆器以千里江山为范本的再创作纯雕漆、以运河为中心的螺钿花瓶“运河明珠”,乃至于不胜枚举的复原作品。
又或者是BJ金漆镶嵌的“犀皮漆胸针、犀皮漆耳环、漂漆扇子、漂漆冰箱贴起瓶器两用、羊角螺钿梳子”,扬州漆器厂的“勾刀彩绘陆冲板、瓷镶雕漆茶叶盒、点螺钥匙扣、螺钿盘手表、犀皮漆钢笔、螺钿毛笔”,以及两家的卷轴漆画,分别将四断工艺和螺钿融合在柔软可以卷起的画卷上。
诸此种种,何者不是创新?它们怎么没有设计,又怎么不符合时代?
有人可能说,“你算什么,你想到的创意算什么”,抛开我自己,那些嚷着没有创意的视频和评论,他们要的化妆盒,其实不过是是扬州漆器和谢馥春鸭蛋粉合作了多少年的盒子;他们要的发簪、首饰,在所有漆器厂不胜枚举;他们要的扇子,价位可以从几百到几十万全部涵盖……
所以,我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国家、漆器艺人乃至于相关从业者从来没有不重视漆器,更没有不重视其实用价值,时代价值。
漆器的实用性从来不是问题,而真正困扰其发展的,其实在于国人乃至世界对漆器的理解,以及对漆器手艺人的理解。
“japan”,被无数人当做流量,呼唤所谓的“重视”,然而漆器最常用的翻译却是“lacquerware”,这一点也曾被评论区中许多生活在国外的华人指出,而百度翻译搜索漆器,同样是将“lacquerware”加粗,摆在最首。
有人会说,无论他们说的对不对,有人看到不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