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他当时还头疼如何与臧洪联络,若是管亥去青州,倒是能多个门路。
何况,张燕为他经营黑山。
管亥亦可在青州为刘备经营平原。
现下虽远不至于山穷水尽的地步,但若是能多条退路,又怎么会是坏事?
种平定了主意,在心中默默组织起明日表文的内容。
“虎儿,曹氏二子如何?”
种辑并不奇怪曹操会请种平去当曹丕的老师。
经学终归也是讲究师承的,公府试时的“诸生试家法”,其中的便是指所学某一经学大师的经术学说。
当世主流经学,不过是刘、许、马,郑四人的学说,而四学之中,郑学为最,现下放眼整个许都,能称得上是精通四学之一的,除了蔡邕,也只剩下种平这个“郑蔡门生”了。
侍师如父。
师徒关系是何等紧密。
曹操请种平给曹丕当老师,背后的意义可见一斑。
种平又想到回来这一路上曹德的话语。
“二公子……聪睿绝性。”
现下曹丕到底只有五六岁,种平与他相处不久,只能含糊以一句“聪睿”定论。
“老师偏向今文,我初入老师门下便是由《今文尚书》始,若是教到二公子……怕是只能教到《孝经》,余下的,当另择贤士。”
种平这话并非作假,他毕竟有上辈子二十年的语文学习做底子,拜蔡邕为师时的学习顺序直接就是伏氏《尚书》、鲁氏《诗》、梁氏《周易》,戴氏《礼》和公羊氏的《春秋》。
像是《孝经》《论语》之类的用作启蒙的,虽说也读几位大家的注经,却因着蔡邕不作要求,种平止是浅尝辄止,思维还停留在上辈子上学背的那些内容上。
这也是为何他初次教曹昂,会差点把曹昂给教偏了的缘故。
种辑点点头。
自家儿子擅长哪些科目他还是心理有数的。
“虎儿心中有规划,我也就放心了,这老师的名头还是莫要担下,若只是启蒙,倒也算不得什么。”
他也在心里帮种平盘算,假使后面要给曹丕换老师,应当换成谁才比较合适。
种辑是绝不希望种平同曹操交集太深的。
今日种平赴这一场宴,明日朝堂之上少不得又要起风波。
他叹了口气,隐隐后悔起当日长安乱时,同意了荀攸将种平送去东郡的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