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木人】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楼心月笑得花枝乱颤,回头就跟初明辰击了一掌,可她又见唐果果不高兴,便又搂着唐果果肩膀安慰:
“话糙理不糙嘛!他说了那么多我们都听不懂,这样多容易理解啊!”
唐果果没有说话,偷偷看了王瑾泽一眼,便又默默将头垂下。
谁要理解啊!
人家在比赛诶!你们干嘛要这样?
可待大巴车内恢复安静,王瑾泽还是一如既往地,微笑着阐述自己的观点。
“初明辰的理解,可以说是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他毫不犹豫地反驳了初明辰。
“因为文人所秉承的生态绿色的理念,不能完全说是一贫如洗,而是一种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积极观念。这一点,从钱学森院士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中,就可以证明。而与刘伶同样有着这种理念的陶渊明,便是一个将这种构想发挥到极致的代表,《归园田居》第一首,就说得很清楚了。”
说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座同学并不陌生。
可其中所传达的建筑观,却还是要听王瑾泽剖析出来:
“比如有这样一句,‘方宅十余庙,草屋八九间’,虽然说的是草屋,可显然这种规格已经超出了一般贫民的居住水平;至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更说明了草屋主人懂得将树木花草与建筑相结合。而这种既有实用性又具观赏性的创造,同样被现代的花园式小区所借鉴。”
“而在中国历史上,像刘伶和陶渊明这类,兼职搞建筑的文人还有很多。他们除了自己建房造园、直接论述建筑观,还会以诗、词、赋、文、画为介质,用自己的视角进行建筑评论,像《诗经》中的《斯干》篇,汉朝的《两都赋》,还有清明上河图,等等等等。正是有了这些区别于建筑本身的文人作品存在,才能使得后世之人在建筑消失之后,还能对它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所以你们看,谁说最是无用是书生?中国的文人,对传统建筑观的影响就是这样无形,却又深远的。”
他话刚说完,蒋丞便也带领其他组员,拍手叫好。
虽然王瑾泽的回答,听起来更具浪漫主义,可这已经是同学们认为的,最好的回答了。
若换做自己与何楹较量,还真想不出这样刁钻的角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