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业界动态(2/3)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因此每次测序都能发篇论文,9月英国发现的阿尔法毒株测序比对结果就被剑桥捷足先登,发表在了柳叶刀上。

  学术界的同仁们发现发论文如此简单,只需要测序比对就完事了,大家都开始抢时间,和病毒检测中心打好关系,看的就是谁速度快。

  慢慢的这类结果只能发表在二流期刊上,而且还得看手速。

  有学者把测序结果进行总结,搞了篇综述,居然发表在了Nature上,这下大家热情更高了。

  短短半年时间,陈元光的那篇论文被引频次就突破了两千次,成为全年最具学术影响力的论文。

  这是陈元光没有预料到的。

  围绕一个好的结果,大家都能有口饭吃。

  这让史蒂文很羡慕,成果顶级,大佬青睐,还年轻,buff给他叠满了。

  “这就是顶级科研者的价值所在。

  像欧拉的手稿、成果、思考给俄国数学界吃了三百年。

  越顶级科学家的越是富矿。

  陈现在已经有这种潜质了。”

  莱维特也很感慨,他还记得前年年底的时候去华国参加科幻评奖,当时陈元光找到他谦虚的模样,让他以为对方只是来套磁的。

  结果对方自己就是鲨鱼,短短两年时间就已经锋芒毕露。

  莱维特作为诺奖得主,他很清楚诺奖得主之间也有区别,有人得诺奖,诺奖是他的光荣,而有人得诺奖,诺奖的光荣是他。

  在莱维特看来,才二十岁出头的陈元光完全能做到后者。

  史蒂文问道:“教授,你没有想过把莱特招揽来斯坦福吗?

  斯坦福应该随便给他一个教职吧。”

  说起这个,史蒂文露出奇怪的神情,他有点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因为他又想起陈元光拒绝他的离奇理由,因为他朋友在纽约。

  当时陈元光给他的理由是,他更喜欢巴文迪的研究方向。

  今年两人开始合作后,莱维特发现对方对生物计算兴趣和能力同样浓厚,于是又问了这個问题,陈元光这才说实话,说因为他朋友在纽约,波士顿离纽约更近。

  莱维特永远不会忘记当时自己的心情,简直和吃了鲱鱼罐头一样难受,敢情我的博士还不如朋友之间多看几面值。

  等陈元光做出预测模型后,他自我安慰,说天才就是这样有个性,天才有其超凡之处,自然个性也很突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