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年代】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马速看中这台徕卡相机有仅7、8成新,报价却高达210元。
在这个5元钱勉强够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的年代,算是天价了。
马速想起这是一家私人商铺,可以讨价还价。再过些年面对供销社的八大员,就只能规规矩矩了,否则得学习墙上的标语《不得无故打骂顾客》。
因为马速还要买20个伊尔福135黑白胶卷,掌柜十分精明地将相机价格降到了198元,道:
“您以后买胶卷可要到小店来呀。”
这胶卷就贵了,居然要元,国产胶卷公元牌,还有3年才开始生产,现在只能依赖进口。
胶卷是消耗品,掌柜这是放长线、钓大鱼。
马速见无法再降价,也没多话,爽快地从包里拿出来了一叠钞票。
掌柜有些吃惊,哪里来的小孩,如此大手大脚。不过,见马速身穿军便装,以为是什么二代,心里也就释然了。
交完钱,在掌柜的指导下,马速很快上手学会了操作。
当手里拿着冰凉的金属疙瘩,好似被这精密机械传导,马速的理智顿时恢复,压制住了下之前对古城的热爱,和要记录这一切的冲动。
前世相机或者说有拍照功能的手机,早已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而现在身处新华国刚成立2年多的时代,倭寇、敌特、土匪残余等破坏分子还甚为猖獗。
在还没拥有四九城正式身份前,若大摇大摆的拿着一台看起来就知道十分昂贵的相机,四处游荡,很容易引起具有高度警惕性的群众们的误会,甚至被检举揭发。
想到这里,马速赶紧请掌柜,给自己开具了相机、胶卷的交易单据,以证明自己器材的来源。
他没有像大多数记者那样,将相机挂在脖子上,而是将其全部放在背囊里(海岛洞天里),藏了起来。
至少,在他没落实身份前,不能轻易拿出来使用。
因为如此,马速暂时歇了四处观光,拍照的想法,还是先去落实住所、落户身份吧。
出商店门,见刚才坐的那辆三轮车还在街边候客,心想用熟不用生,走了过去,招呼道:
“师傅您还在呀,能再载我一趟吗?”
“那没问题,我不就干这个的吗。小同志客气了,去哪儿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