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周琅一直对抓不抓嘉庆兴趣不大,他跟朱元璋的顾虑不同,他毫不担心嘉庆还能回来复辟,历史一去不回头了,一个正在迈进工业化的国家,是不可能重回王朝时代的。除非周琅把国家弄得天怒人怨,否则中国的发展方向已经改变,不再是基于农业,而要转向手工业和商业的时代,接着就是大工业和工业革命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嘉庆就是在关外的根基扎的再厚,能够带来四十万控弦之士也只能在现代軍队的打击下成为炮灰,就是成吉思汗复生,也不可能带领冷兵器軍队征服这个世界了,何况嘉庆?
假如嘉庆因此控制了中亚草原,周琅倒觉得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阻止了俄国人对这一代的政府。嘉庆的政权虽然落后于时代,可相比中亚草原的游牧社会,那还是有很大的进步性的,加上满清对统治游牧民族很有一套。如果连游牧之王蒙古人都能被他们驯化,中亚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应该也不是问题,以前控制力薄弱,那是因为太远,现在近在咫尺,也许他们就真的把中亚地区控制牢靠了。
嘉庆的政权说到底还是一个汉化的政权,如果他们能够掌控中亚,到时候大周如果有需要,征服这里也会更容易一些。
但是周琅高看了嘉庆的能力,他手下的知识水平可能真的比中亚牧民高一些,可八旗却打不过这些牧民。
自从进入伊犁之后,嘉庆发现,原本对大清恭顺的中亚部落集团,竟然开始露出了獠牙,多次越过边墙,进入伊犁境内劫掠,安集延人(浩罕汗国),哈萨克人都有参加,伊利将军深感头疼,但小股劫掠完全没法防备。
好在因为满清在伊犁设置了驻防八旗,伊犁大体还在清廷手里掌控,伊利将军也对嘉庆表示了恭顺,给嘉庆带来的軍队和文武官员都做了安顿。
为什么来伊犁,这其实是一个在太原时候的选择,当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出关去蒙古,然后绕道盛京,回祖地,依靠盛京八旗立足,一个是去陕西。但当时朱珪告诉他,一旦去了盛京,那么陕甘四川三省劫不复存在,陕西的王杰又上奏说他招募了四十万秦兵。嘉庆那时候还没有完全绝望,陕甘、四川的物资、人力也实在是不忍放弃,于是就逃到了陕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