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节 灭清(2/5)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大周跟俄国的交涉一直在进行,俄国人终于退出了伊犁,撤走了他们的所有军事顾问,伊犁的大清残部被彻底抛弃了。

  大周的大军已经去了伊犁,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传来大清皇帝逃跑的消息。

  草原上的风总是带来各种消息,商人们只关心那些对他们有用的,听说东北放垦了,关内好些农民去垦荒,或许往东北运农具是一个好生意。

  草原上的风还吹响了佛爷的经幡,佛爷们一如既往的富态,原来真正让他们有钱的,并不是大清朝廷,朝廷的赏赐跟穷苦牧民们涓滴成河的供奉相比,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佛爷恳求晋商把货赊给牧民,说朝廷就要来抚民了,不管谁做了中原的皇帝,总是要来和亲的,总是要发赏赐的,佛陀和菩萨们在保佑着草原人呢。

  是啊,人总得会下去,买卖总得做下去。

  晋商的骆驼远离了佛爷的经幡,迎着风沙来到了恰克图。

  俄国人总是很热情,带着一醉的酒气,拉着认识不认识的晋商,口里喊着老朋友老朋友,带他们去看自己的货,他们的货总是老三样,貂皮、狐皮、水獭皮,晋商的货物也基本上是老三样,棉布、茶叶和大黄。

  双方业务已经很熟练了,晋商一定要注意俄国商人是不是把铅缝到毛皮兽的爪子上,或者用曼加泽亚的兔子暗中替换白狐,将带条狐尾的兔子顶替狐狸出售等等。俄国人要主意的是,茶叶是不是掺假了,大黄是不是够干燥,至于棉布一般问题不大。

  因为晋商采购的棉布价格低廉,大多都是南京布,这种价廉量大的畅销品,相对于昂贵的运费来说,一旦遭遇退货只能烧掉,所以在原产地都是经过挑选的,一般来说质量有保证,也因为这种原因,很长时间在中俄两国都限制白银贸易的情况下,南京布成为了双方用来衡量价格的等价物。

  不一样的是,晋商这次来发现,朝廷放开了白银禁令,允许白银在口岸自由流通,但大家还没习惯携带现金银,路上也不太安全,所以哪怕知道禁令解除,这一趟贸易中,也很少人带来现银,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初开贸易,他们都是来探路的,而不是真正开始做买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