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节 把印度当作添头(3/4)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这几年英国的优质毛呢出口中国的增长很快,因为北方市场打开了,以前卖不出去,主要是因为南方人不喜欢棉布,低端他们穿棉布,高端他们穿丝绸,毛呢相对于广州的天气来说太热了。但北方市场的需求很旺盛,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都喜欢,英国来的猩红毛料甚至过去是乾隆赏赐大臣的厚礼。和珅家专门有一个库房储存毛呢。

  结果中国突然就对毛呢开征专门的关税了,列为了像茶叶、棉花一类的大宗商品。不再是一般商品了。

  英国不是反对别国对英国商品征税,只是他们觉得这个税率定的太高了,影响了英国商品的出口。英国征收的茶叶关税才12%,他们希望中国人也能降到这个水平。

  林第对英国人的这种精明十分反感,他不得不提醒对方中国的税率跟英国的税率是两个概念,中国是按照重量固定征税的,而英国是按照价格。他提醒对方,英国出口的上等呢绒制品,制作一件衣服的用料动辄就需要数十两银子,一担优质毛呢宗家数百两,按照一担征收30两的标准,折算成英国的税率甚至都不到百分之十。

  英国人解释说英国出口也不全都是优质毛呢,大量低端毛呢制作一件衣服甚至都不到一英镑,按照这个价格,一担毛呢也就值个30两银子,中国的税率相当于100%了!

  鸡同鸭讲,林第不想谈这种问题,回复英国外交大臣说,通商和税率问题,请他们去跟中国的税务司谈。林第作为外交官,他跟西方人理解的不一样,西方外交官的主要工作,在这个时代就是争取商业利益,外交的最大目的,安全之外,基本上也就是通商。

  可林第觉得,他是国使,他代表的中国,他是按照古代的苏武、张骞这样的人物来给自己定位的,通商和税收这种小事情,不是他应该管的。他应该管的是大国之间的合纵连横,中国人管外交叫邦交,可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对外交往的意思,是国与国的大事!

  与英国人的谈判告一段落。

  谈判过程和记录全部送回国内备存。

  然后林第再次回到法国,那些中国軍官拿破仑已经集结起来,没收了武器,但军装还是穿着法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书友您好!程序猿书吧[cxysb.com] 是本站的备用域名及备用网站,用于公布本站的最新可用域名。如果您使用的域名无法访问,那么点击 程序猿书吧[cxysb.com] 域名可以帮您回到本站。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乱码错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