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一七小说【1qxs.com】
冶炼制造工业、棉纺织工业、生铁产量比大革命前翻了一番,纱线产量从1806年的200万公斤上升到1812年的1000万公斤,还带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糖的提炼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外贸易由1803年的8300万法郎的逆差,变成了1809年的4300万法郎的顺差。
但是好景不长,英国走私品通过荷兰、意大利和俄国,尤其是俄国不断涌入欧洲大陆。法国的工业革命才刚刚起步,大陆封锁阻碍了英国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入,使得法国工业原地踏步,产品成本高昂而质量低劣,欧洲消费者宁愿购买英国的走私品,也不愿买法国货。
质优价廉的英国走私品开始摧毁法国工业,法国经济连年恶化,物价猛涨、工厂倒闭。英国的海上封锁,让依赖进口原材料的工业萎缩,棉纺织工业由迅速扩张变成迅速衰落,到1811年,法国的1700个纺织企业中只有三百多个能继续开工。
拿破仑把这一切都归罪于俄国人的走私行为,对沙皇的行为越来越不能接受,而且自信只需要两年时间,英国人就会求和,所以他越来越倾向于用法国的刺刀帮俄国人封锁海岸。
拿破仑之所以会如此偏执的认为英国人会妥协,正是他不断收到各种误导性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告诉他英国人快完了。
这显然是一些既得利益者编造的谎言,怂恿拿破仑去攻击俄国的,也是这些人。可问题是,不是这些人说了什么,而是拿破仑愿意相信什么。
偌大一个法国,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知道真相,然后告诉拿破仑?事实上是有的,林第就多次告诉拿破仑说,封锁是没有用的。可拿破仑不肯相信这些说法,他就是愿意相信他的大陆封锁政策一定给了英国沉重的打击。
这是典型的刚愎自用性格,许多强势的君主都有这个缺点。拿破仑也是一个强势的人,但他也是一个十分能干的人。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家或者军人,也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编制拿破仑法典,推行法制,鼓励工业,破除封建特权,这一切都有进步意义。
唯一的缺点是从来不怀疑自己,说白了就是没有自省精神,认为自己做的一定是对的,错都是别人的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